• 回复
  • 收藏

[已解决]美声称对华关税245%怎么算的?有多荒谬?

yanggong12   活跃之星 楼主 2025-4-17 11:48:3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上海
美声称对华关税245%

怎么算的?有多荒谬?
最佳答案
2025-4-17 11:49:52
美国近期宣称对中国商品征收的关税税率高达245%,这一数字引发了广泛争议。结合多方信息,其计算逻辑和背后的荒谬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245%关税的计算逻辑

1. 叠加多种关税类别

美国对华关税并非单一税率,而是通过叠加不同类别的关税实现高税率。例如,对注射器和针头等医疗用品,综合了以下多种关税:

- *基础税率:3.4%(适用于全球进口商品);

- 保护主义关税*:特朗普和拜登政府时期加征的7.5%-100%(如注射器此前已加征100%);

- 芬太尼税:特朗普新增的20%(针对特定商品);

- 对等关税:因中方反制而追加的125%(近期上调后的税率)。

累加后,部分商品的综合税率达到245%。

2. 特定商品的复合计算

以电动汽车为例,美方将25%的基础关税与100%的新增关税直接叠加,得出“综合税率245%”,而非国际通行的“从价税”计算方式(实际有效税率为125%)。这种算法被批评为“创造性发明”,违背WTO《海关估价协定》的透明性原则。

二、荒谬性与争议

1. 违反国际贸易规则

美国的复合税率算法在WTO框架下无先例,其叠加方式可能导致“无限加税”,形成贸易壁垒。例如,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采用直接相加方式(10%基础税+21%临时税=31%总税率),而非美式复杂换算。

2. 实际贸易影响有限

- 中国对美出口份额极低:2023年中国对美电动汽车出口量仅1.2万辆,占美国市场0.3%;即使加税,中国产品在美售价已比本土品牌高30%以上,实际需求有限。

- *美国本土依赖中国供应链:中国锂电池、光伏组件等产品在美国市场仍占主导地位(如光伏组件市占率45%),高关税反而推升美国能源转型成本(增加270亿美元)。

3. 政策混乱与自相矛盾

- 税率差异悬殊:不同商品税率混乱,如锂电池173%、智能手机20%、童书0%,而注射器高达245%。

- 豁免与加征反复:美方短期内频繁调整政策,例如4月10日加征125%“对等关税”,12日又豁免部分电子产品关税,导致企业无所适从。

4. 经济代价转嫁美国民众

高关税导致美国普通家庭年均多支出1274美元,制造业PMI指数下降4.3%,流失23.4万个就业岗位。而美国海关数据显示,实际征收的惩罚性关税仅占应征税额的6.3%,企业通过法律漏洞规避高税。

三、中方的回应与战略选择

1. 拒绝参与“数字游戏”

中国商务部明确表示,美方将关税“工具化、武器化”已无经济意义,中方不会随其起舞,而是通过拓展“一带一路”市场和深化RCEP合作应对。2024年前5个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长128%。

2. 技术创新突破壁垒

中国在动力电池、5G、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优势(如全球63%的电池产能、78%的5G基站订单)正削弱关税的实际影响。

结论

245%的关税本质上是美国在技术竞争焦虑下的政治操弄,其计算方式违背经济规律,实际效果适得其反。这一政策不仅暴露了美国在全球化中的战略困境,也加速了中国产业升级与全球供应链重构的进程。历史经验表明,技术封锁难以阻挡创新突破,合作共赢仍是国际贸易的必然方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神点评(13)

大球   论坛守护神 2025-4-17 11:49:52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   本楼为最佳答案   
美国近期宣称对中国商品征收的关税税率高达245%,这一数字引发了广泛争议。结合多方信息,其计算逻辑和背后的荒谬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245%关税的计算逻辑

1. 叠加多种关税类别

美国对华关税并非单一税率,而是通过叠加不同类别的关税实现高税率。例如,对注射器和针头等医疗用品,综合了以下多种关税:

- *基础税率:3.4%(适用于全球进口商品);

- 保护主义关税*:特朗普和拜登政府时期加征的7.5%-100%(如注射器此前已加征100%);

- 芬太尼税:特朗普新增的20%(针对特定商品);

- 对等关税:因中方反制而追加的125%(近期上调后的税率)。

累加后,部分商品的综合税率达到245%。

2. 特定商品的复合计算

以电动汽车为例,美方将25%的基础关税与100%的新增关税直接叠加,得出“综合税率245%”,而非国际通行的“从价税”计算方式(实际有效税率为125%)。这种算法被批评为“创造性发明”,违背WTO《海关估价协定》的透明性原则。

二、荒谬性与争议

1. 违反国际贸易规则

美国的复合税率算法在WTO框架下无先例,其叠加方式可能导致“无限加税”,形成贸易壁垒。例如,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采用直接相加方式(10%基础税+21%临时税=31%总税率),而非美式复杂换算。

2. 实际贸易影响有限

- 中国对美出口份额极低:2023年中国对美电动汽车出口量仅1.2万辆,占美国市场0.3%;即使加税,中国产品在美售价已比本土品牌高30%以上,实际需求有限。

- *美国本土依赖中国供应链:中国锂电池、光伏组件等产品在美国市场仍占主导地位(如光伏组件市占率45%),高关税反而推升美国能源转型成本(增加270亿美元)。

3. 政策混乱与自相矛盾

- 税率差异悬殊:不同商品税率混乱,如锂电池173%、智能手机20%、童书0%,而注射器高达245%。

- 豁免与加征反复:美方短期内频繁调整政策,例如4月10日加征125%“对等关税”,12日又豁免部分电子产品关税,导致企业无所适从。

4. 经济代价转嫁美国民众

高关税导致美国普通家庭年均多支出1274美元,制造业PMI指数下降4.3%,流失23.4万个就业岗位。而美国海关数据显示,实际征收的惩罚性关税仅占应征税额的6.3%,企业通过法律漏洞规避高税。

三、中方的回应与战略选择

1. 拒绝参与“数字游戏”

中国商务部明确表示,美方将关税“工具化、武器化”已无经济意义,中方不会随其起舞,而是通过拓展“一带一路”市场和深化RCEP合作应对。2024年前5个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长128%。

2. 技术创新突破壁垒

中国在动力电池、5G、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优势(如全球63%的电池产能、78%的5G基站订单)正削弱关税的实际影响。

结论

245%的关税本质上是美国在技术竞争焦虑下的政治操弄,其计算方式违背经济规律,实际效果适得其反。这一政策不仅暴露了美国在全球化中的战略困境,也加速了中国产业升级与全球供应链重构的进程。历史经验表明,技术封锁难以阻挡创新突破,合作共赢仍是国际贸易的必然方向。
参与人数 1宝石 +2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2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2

回复 支持 1

使用道具 举报

nwd7pv29pk   活跃之星 2025-4-17 11:48:5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上海
对华关税
参与人数 1宝石 +3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3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3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喜大普奔   论坛守护神 2025-4-17 12:04:5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河北石家庄
当地时间4月15日,美国白宫网站声明称,由于中国采取报复性措施,现在中国将面临高达 245%的关税。这数字怎么又变了?是美国又加100%?对此,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淡定回答,具体税率数字,去问美方。其实,不管145%还是245%,中方早就明确表示过,关税沦为数字游戏,经济上没意义,不**!

而在过去短短10几天内,美国关税政策空前混乱。加税、豁免、再加、又变卦......对中国产品关税几乎成了一笔笔糊涂账。就说进口手机,4月3日以来,美国对进口手机征收的平均关税税率经历过山车般大起大落。最新一次调整后,有多荒谬?有美国经济专家举例:中国产电池直接出口美国,关税145%;装在中国产笔记本电脑里出口,关税20%;中国产电池如果安装在越南产笔记本电脑里输美,则无需缴纳关税。纽约时报指出,自2018年起,美国以各种借口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有时又出于政治考量,给予部分商品关税豁免,这导致目前中国不同商品输美关税差异巨大。锂电池税率173%,智能手机税率20%,童书则为0%,中国产注射器被征收的税率高达245%。所以这里提到的245%跟白宫最新声明中的数字对上了?看来“数字游戏”后,美国又打算玩“文字游戏”。不过中国没兴趣做美国这场游戏的玩伴,我们有更重要的事要做,那就是以更加坚定的战略定力走自己的发展之路,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推进全球化,以更加包容的胸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参与人数 2本月威望 +3 宝石 +4 收起 理由
小诸葛 + 3 + 3 赞一个!
小财神 + 1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本月威望 +3 宝石 +4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云之渝   世界首富 2025-4-17 12:26:2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疯子疯言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八月桂花香1968   论坛首富 2025-4-17 12:37:2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朝令夕改
[发帖际遇]: 本杰明·富兰克林对八月桂花香1968 说:“在愤怒情绪下开始做的任何事情,都会以羞愧告终。” 八月桂花香1968 听后得到了1 颗宝石。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金字塔   世界首富 2025-4-17 12:37:36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陕西
荒谬荒谬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鱼羊鲜   论坛守护神 2025-4-17 12:57:1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南京
美国声称的对华关税245%这种说法是不准确和荒谬的。

美国对中国部分产品加征关税是分阶段进行的。2018年以来,美国以所谓“贸易不平衡”“知识产权保护”等为由,对从中国进口的多批产品加征关税。最初是对部分产品加征25%的关税,涉及约2500亿美元的中国输美产品。后来又对另外约3000亿美元中国输美产品加征了不同税率的关税,其中一些产品的加征税率为10%、7.5%等。

美国这种做法是毫无道理的贸易保护行为,严重破坏了国际贸易秩序和多边贸易体制。它不仅损害了中美两国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也对全球经济增长带来了负面影响。美国声称的高关税比例是一种夸大和误导,其目的是为了给自己的贸易保护行径寻找借口,试图将贸易问题政治化,而不是基于客观的经济事实和合理的贸易规则。事实上,中美贸易关系是互利共赢的,加征关税并不能解决美国自身存在的经济结构等问题,反而会造成更多的经济扭曲和不稳定。
参与人数 1本月威望 +3 宝石 +3 收起 理由
小诸葛 + 3 + 3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本月威望 +3 宝石 +3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苹苹   活跃之星 2025-4-17 13:02:0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南通
太离谱了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飒爽   论坛守护神 2025-4-17 13:04:1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北京
美国对华关税惊现"245%" 真相到底如何?普通人需要担心吗?

当地时间5月15日,美国白宫官网一则关于232条款的"事实清单"突然引发舆论震动——文件中赫然出现"中国产品面临最高245%关税"的表述。这个惊人的数字迅速登上热搜,但当我们拨开迷雾,真相远没有字面看起来那么惊悚。

一、"245%"从何而来?是全面加税还是文字游戏?

"这个数字就像突然出现的炸弹,但仔细拆解会发现引线早被剪断。"从事美中物流十余年的罗杰向第一财经记者解释。事实是,245%并非最新加征的税率,而是某些中国商品叠加多轮关税后的"历史峰值"。

以医疗行业为例,中国出口的注射器类产品,在经历2018年301条款25%关税、2020年防疫物资特别税、以及后续反倾销调查后,累计税率确实可达245%。但这种"叠罗汉式"征税只涉及特定商品,并非所有中国输美产品都遭此重创。

"如果真要对所有商品征245%关税,美国海关系统都要崩溃。"一位不愿具名的贸易律师调侃道。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对美出口商品平均税率约19%,远低于这个吓人的数字。

二、白宫文件为何此时"翻旧账"?

在5月10日美国宣布将部分商品"对等关税"提升至125%,12日又豁免半导体等科技产品后,这份突然出现的"事实清单"显得意味深长。

"这更像是一场政治造势。"国际贸易专家李明分析指出,文件特意标注历史最高税率,实则是在中期选举前展示对华强硬姿态。就像把陈年伤疤重新揭开拍照,试图营造持续施压的假象。

值得注意的是,这份清单发布后,美国主流媒体集体"冷处理",彭博社、华尔街日报等均未跟进报道。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的回应也颇具深意:"具体数字请问美方,中方立场始终如一。"

三、关税战背后的"数字魔术"

细看双方交锋,俨然上演着一场"税率魔术秀":

- 美方4月10日宣称将"对等关税"提升至125%。

- 两天后又豁免智能手机等54类商品。

- 如今翻出245%的历史峰值。

这种朝令夕改的操作,连美国商会都看不下去了。其最新报告指出,关税武器化已使美国企业损失超1600亿美元,更造成洛杉矶港中国货柜量同比下降23%的连锁反应。

"加税游戏在经济上已沦为行为艺术。"商务部发言人的犀利点评,道破了这场博弈的荒诞本质。当华盛顿的政治算盘打得震天响,硅谷的芯片商和俄亥俄的农场主们,却在为不断变动的税率表抓狂。

四、普通消费者需要恐慌吗?

对于中国出口企业,当前更需要关注的是"精准打击":

1. **技术封锁领域**:半导体、AI相关产品关税仍存变数。

2. **战略物资**:稀土、锂电池等面临更高审查。

3. **民生商品**:家具、纺织品税率基本稳定。

而对美国消费者来说,沃尔玛货架上的中国制造不会突然消失。以被豁免的蓝牙耳机为例,其关税已从25%回调至3.7%,这解释了为何纽约街头的AirPods售价纹丝未动。

五、贸易战的"后遗症"正在显现

这场持续六年的关税拉锯战,正在重塑全球产业链:

- **墨西哥意外崛起**:中国企业对墨投资暴涨400%,通过"曲线入美"规避关税。

- **东南亚制造升级**:越南工厂开始承接精密仪器订单。

- **美国制造业空心化**:试图重建的钢铁厂因成本过高接连倒闭。

最具讽刺意味的是,美国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对美出口额不降反升——企业通过调整供应链、创新产品线,反而在高压下练就更强韧性。

结语:数字背后的真实较量

当245%的"天文数字"引发短暂恐慌后,我们更需要清醒认知:贸易战没有简单算术题,加税百分比背后,是科技实力的角力、产业链的重构、以及经济韧性的比拼。正如中国注射器生产商在遭遇245%关税后,反而研发出更轻便的纳米针头打开欧洲市场,这场博弈的终极答案,或许就藏在这些绝处逢生的故事里。
参与人数 1本月威望 +3 宝石 +3 收起 理由
小诸葛 + 3 + 3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本月威望 +3 宝石 +3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奖励规则

HOT • 推荐

关注14

粉丝103

帖子138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