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
  • 收藏

时政新名词:“两个结合”。我只知道一个,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 ...

皋山流水   活跃之星 楼主 昨天 21:3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河北沧州
时政新名词:“两个结合”。

我只知道一个,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另一个“结合”是啥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神点评(16)

nwdvcgegu   世界首富 昨天 21:36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不错不错
参与人数 1宝石 +3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3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3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nwd7pv29pk   论坛守护神 昨天 21:3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上海
另一个“结合”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

“两个结合”是由总在庆祝中国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的重大理论观点 。总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
参与人数 1宝石 +2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2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2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鱼羊鲜   论坛守护神 昨天 21:3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南京
另一个“结合”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总在庆祝中国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两个结合”,强调新的征程上,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等,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能够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
参与人数 1宝石 +1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1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1

[发帖际遇]: 巴菲特对鱼羊鲜 说:“投资必须是理性的。如果你不能理解它,就不要做。”鱼羊鲜 听后得到了1 颗宝石。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nwd4qh443   论坛守护神 昨天 21:3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辽宁
在庆祝中国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总首次正式提出“两个结合”重大论断,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入学习领会贯彻落实文化思想,要深刻理解总关于“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相关论述。

“第二个结合”的提出,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坚定的文化自信和文化担当,因此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正因如此,我们在理解和推动“第二个结合”过程中,需要对其深刻的时代内涵保持理论和实践上的自觉。人民是时代的创造者,也是“第二个结合”的实践者、见证者和阅卷人,人民性是“第二个结合”时代内涵的题中应有之义。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nwd7pv29pk   论坛守护神 昨天 21:3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上海
两个结合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nwdlakc3j   世界首富 昨天 21:3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山西太原
思考人生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qsmol02   发帖之星 昨天 21:4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湖北武汉
另一个“结合”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开心星开   论坛守护神 昨天 21:49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你提到的“两个结合”是中国党在理论创新上的一个重要提法。除了你已知的“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另一个“结合”是: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这个“第二个结合”是在庆祝中国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并在之后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等场合被深入阐述的。它强调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应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与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

下面这个表格汇总了“两个结合”的主要内容及其侧重点,希望能帮助你更直观地理解:

维度 第一个结合 第二个结合

核心内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侧重层面 实践层面: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现实问题 文化层面: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根基与文化主体性

互动关系 强调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实践应用和创新发展 强调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互成就与融合创新

重要地位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实践基础和根本途径 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提供了深厚的文化沃土和精神滋养

形象比喻 指引中国按照正确方向发展的“行动指南” 让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根深叶茂的“沃土”

🗺️ 理解“两个结合”的意义

“两个结合”是一个有机整体,深刻表明了:

· “魂脉”与“根脉”的统一: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也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第一个结合”筑牢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根基,“第二个结合”则让其有了更加深厚的历史与文化根基。

· “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虽产生于不同时空,但在许多方面存在高度契合性(如天下为公与主义理想、民本思想与人民立场、辩证思维等)。这种契合性为两者的结合提供了可能。

· “化学反应”造就“新的文化生命体” 。“结合”不是简单的“物理拼接”,而是深刻的“化学反应”,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 。它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 ,让中国式现代化有了新的文化形态 。

🌟 为何重视“第二个结合”

提出“第二个结合”,意义重大:

· 它体现了我们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的新高度,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 它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 它有助于巩固文化主体性,表明中国党有了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中华民族的民族性、精神上的独立性得到了极大巩固和增强。

希望这些解释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两个结合”这一重要概念。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家中信   论坛守护神 昨天 21:5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上海
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总首次正式提出“两个结合”重大论断,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奖励规则

HOT • 推荐

关注13

粉丝93

帖子11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