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
  • 收藏

[已解决]你会买“人形机器人”吗?我不会做小白兔,人形机器人会越來越智 ...

xiandi432   论坛首富 楼主 5 天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上海
你会买“人形机器人”吗?

我不会做小白兔,人形机器人会越來越智能化,价格也会越来越低。
最佳答案
5 天前
是否买“人形机器人”,看将来是否需要,用处大不大,价格是否能接受。

人形机器人:智能化与价格趋势的深度分析

当前人形机器人市场现状

2025年的人形机器人市场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态势。一方面,高端产品的价格仍然居高不下,宇树科技的G1起售价9.9万元,H1更是高达65万元;特斯拉的Optimus预计售价约18万元,优必选Walker S系列标价约50万元‌。这些价格显然超出了普通消费者的承受范围,使得人形机器人目前主要面向企业和高端消费市场。

另一方面,随着技术进步和量产规模扩大,部分厂商已开始探索降低成本的可能性。例如优必选表示,如果Walker S系列生产规模达到万台级别,其价格有望控制在20-30万元区间‌。同时,行业预测显示,未来5年内人形机器人价格可能降至5万元左右,这将大大提升其市场普及率‌。

智能化发展趋势

人形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在2025年实现了质的飞跃,这主要归功于大模型技术的突破。现代人形机器人已不再是简单的"工具人",而是具备了理解复杂指令、处理情感互动的"类人伙伴"能力‌。它们能够根据语气判断用户需求,甚至主动提供贴心服务,如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在递水时加冰块,或在用户疲惫时主动递上纸巾‌。

技术架构上,现代人形机器人主要由四大核心模块构成:"大脑"(AI大模型处理决策)、"小脑"(运动控制算法)、感知系统(模拟人类感官)和"肢体"(柔性关节与灵巧手)‌8。这种架构使得人形机器人在感知能力、运动控制和智能化水平上都远超传统机器人,能够执行更复杂的非线性操作‌。

价格下降的关键因素

人形机器人价格下降的趋势主要受三大因素驱动:首先是‌大模型技术进步‌,使得AI训练和应用成本降低;其次是‌核心零部件成本下降‌,如伺服电机、传感器等生产工艺改进;最后是‌规模效应显现‌,随着产量提升,单位成本显著降低‌。

具体来看,2024年底就有预测指出,2025年人形机器人成本有望降至20万元以内‌。更乐观的预测认为,未来5年价格可能降至5万元左右‌。这种价格下降将极大拓宽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和市场前景。

应用场景与市场需求

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已从工业领域扩展到服务业和家庭场景。在工业领域,它们可替代人类完成危险或重复性工作,如搬运重物、精密装配等‌7。比亚迪汽车工厂已开始使用优必选Walker S1人形机器人进行实训并初见成效‌。

在消费市场,价格下降将推动人形机器人进入家庭,承担家务劳动、陪伴老人和儿童等任务‌。特别是对于独居者、双职工家庭和高强度工作人群,人形机器人解放家务劳动的价值尤为明显‌。与长期雇佣家政人员相比,一次性购买机器人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更具性价比‌。

购买决策考量因素

是否购买人形机器人取决于多重因素。从‌实用价值‌看,它能解放家务劳动、提供特殊场景服务(如老人护理)、并在某些情况下比长期雇佣更经济‌。从‌情感需求‌角度,虽然机器人能提供一定陪伴感,但其算法模拟的情感缺乏真实共情能力,长期依赖可能导致人际疏离‌。

‌伦理与社会争议‌也不容忽视,包括性别议题、人际关系重构和技术滥用风险等‌。市场接受度还受技术成熟度、价格门槛和文化接受度影响‌。调查显示,若价格降至5-10万元区间,40%-60%消费者可能购买,但实际决策会因人群差异而分化‌。

未来展望与建议

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作为人工智能、机械工程、电子工程等领域融合创新的典范,它有望成为继个人电脑、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新终端,形成万亿级市场‌。随着技术持续进步和成本下降,人形机器人将更深入地融入工作和生活场景。

对于潜在购买者,建议:1)明确自身需求,是侧重实用功能还是情感陪伴;2)关注技术成熟度与售后服务;3)权衡长期使用成本;4)考虑家庭成员的接受程度。随着价格进一步亲民化,人形机器人有望从奢侈品变为改善生活质量的智能伙伴。
参与人数 1宝石 +1 收起 理由
东方永恒 + 1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1

[发帖际遇]: 神秘人对xiandi432 说:“你是砍柴的,他是放羊的,你和他聊了一天,他的羊吃饱了,你的柴呢?”xiandi432 听后得到了2 颗宝石。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神点评(10)

nwd7pv29pk   论坛守护神 4 天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西宜春
你这思路很清醒啊!其实我觉得人形机器人如果真能做到“实用”,比如帮着做家务、照顾老人小孩,哪怕初期贵点,估计也会有人愿意尝试。毕竟科技发展太快了,就像当年的智能手机,从奢侈品变成必需品也就十几年。

不过现在看,离真正“好用”可能还有段距离,得先解决灵活度、安全性这些问题
参与人数 1本月威望 +3 宝石 +3 收起 理由
小诸葛 + 3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本月威望 +3 宝石 +3

[发帖际遇]: 神秘人对nwd7pv29pk 说:“手中没得一把米,叫鸡都不来。”nwd7pv29pk 听后得到了2 颗宝石。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1

使用道具 举报

星云1842   论坛守护神 4 天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新疆克拉玛依
2025年是人形机器人技术爆发和商业化加速的关键节点,是否购买需结合技术成熟度、应用场景及市场趋势综合评估。以下从多个维度分析供参考:

一、技术突破与产品性能

‌1、智能化飞跃‌。当前人形机器人已从“机械体”升级为“智能体”,搭载大模型技术(如华为盘古、英伟达GEAR平台),具备跨场景任务迁移能力。

2、‌成本下降与量产提速‌。BOM成本从2020年的近百万元降至2025年的20万元左右,特斯拉Optimus Gen-2、小米CyberOne等产品已进入量产测试阶段。

二、应用场景与实用性

1、工业与服务领域‌。‌工业‌方面,特斯拉Optimus在上海工厂执行晶圆装载等高精度任务,优必选Walker S在汽车总装线完成检测作业‌。‌服务‌方面,医疗康复机器人可进行血管缝合,家庭场景中小米CyberOne支持跌倒监测和紧急呼叫‌。

三、市场趋势与风险提示

1、政策与资本驱动‌。中国将人形机器人列为战略新兴产业,北京等地单台补贴最高50万元。2025年全球相关投资达186.51亿元,中国占61.06亿元,比亚迪、宁德时代等巨头跨界布局‌。

2、现存挑战‌。主流产品售价9.85万-45.9万元,相当于中高端汽车‌。

‌3、技术瓶颈‌:灵巧手、力控传感器等核心部件仍依赖进口,专利纠纷风险存在(如谐波减速器侵权案例)‌。



四、购买建议

‌1、企业用户‌:可优先考虑工业场景或商业租赁,选择已通过批量认证的型号如远征A2或Optimus‌。

‌2、个人用户‌:建议观望1-2年,待价格下探至5万元内(如小米计划)且功能更贴近家庭需求(如养老陪护)‌。

当前人形机器人正处于“技术惊艳”向“实用普惠”过渡期,若预算充足且需求明确(如替代高危工种),可择机入场;否则建议关注2025-2030年行业洗牌后的成熟产品‌。
参与人数 1本月威望 +3 宝石 +3 收起 理由
小诸葛 + 3 + 3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本月威望 +3 宝石 +3

[发帖际遇]: 神秘人对星云1842 说:“钱就是熨斗,能熨平生活的一切褶皱。” 星云1842 听后得到了2 颗宝石。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1

使用道具 举报

喜大普奔   论坛守护神 5 天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河北石家庄
目前没有购买计划

以下是一些被认为较为先进的人形机器人:

特斯拉Optimus(擎天柱)

主要特点:身高5英尺8英寸,体重125磅,与普通人类的体型和体重相似。配备特斯拉设计的执行器和铰接式脚趾部分,比早期型号快30%。手具有11个自由度,可对鸡蛋或电池等物体进行精细操作。在特斯拉全自动驾驶技术的支持下,使用神经网络进行自主导航和决策。配备2.3kwh电池,无需充电即可运行数小时。

应用:可在制造业处理举起重达20公斤的物体和执行重复的装配线工作等任务;在家庭中能按照口头指示完成家务,如收拾衣物或整理物品;特斯拉计划先在自己的制造工厂中部署Optimus,然后再将其投入商业使用。

波士顿动力Atlas

主要特点:采用电动设计,放弃了液压系统,提供了简约的机械骨架,没有外部电线,尽可能安静和微妙。运动范围非常大,例如270度的腿部旋转和360度的头部旋转使其能够在狭窄的区域内移动并执行复杂的动作。新手特别擅长抓取重物,使其成为可行的工业工具。椭圆形环形灯显示屏构成了机器人的头部,使其比以前的型号看起来更友好、更平易近人。

应用:在工厂环境中操纵重物,特别是在正在进行试点测试的现代工厂中;执行对人类来说肮脏、危险或单调的工作;作为探索先进机器人能力的研究平台。

apptronik Apollo

主要特点:身高5英尺8英寸,体重160磅,举重能力为55磅。单个可更换电池组可运行四小时,最大程度地减少停机时间。整个身体都有数字显示屏,以便与人类同事更好地互动。可以通过先进的传感器和智能与人类一起工作。能够执行多种功能,例如用两条腿行走、轮式移动或固定任务。

应用:主要专注于物流和制造业,但可能会进军建造、石油和天然气、电子产品生产、零售、老年人护理、太空探索等领域。

agility robotics的Digit

主要特点:身高5英尺9英寸,体重143磅,体型轻盈但坚固。拥有类似鸟类的向后弯曲的腿,有助于有效地行走、爬楼梯和下蹲。可使用爪状夹持手承载高达35磅的负载。每天自主运行时间长达16小时,具有自主充电功能。配备用于动态避障和导航的激光雷达和摄像头视觉,最近与大型语言模型(LLM)相连,可根据自然语言指令进行自我编程。

应用:仓储中将货箱从货架上取下并放到传送带上;快递服务中通过与复杂环境互动来递送包裹;制造业中通过卡车或自主移动机器人(AMR)接收货物并调度;物流中提高可变需求履行中心的效率。

Engineered Arts Ameca

主要特点:可以微笑、眨眼、惊叹、抓鼻子,甚至还可以进行凝视比赛,所有这些动态动作都由其头部17个独立马达驱动。采用Engineered Arts专利的mesmer系统创建,可以惊人的精度模仿人类的骨骼结构、皮肤纹理和表情。作为基于云的解决方案,允许从任何全球位置访问机器人数据并进行远程控制。硬件和软件均可升级,确保长期适应性。可与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系统一起用于对话和评估目的。

应用:适合在人类和机器人之间建立信任和沟通;用于评估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公司;参与活动、研讨会和教育计划,以促进机器人创造力。

Alter 3

主要特点:配备独特的肌肉骨骼结构,拥有43个运动轴,可实现流畅协调的运动,无需明确编程即可保持姿势并创建动作序列。通过类似于婴儿探索自身身体的过程进行学习,利用内置摄像头观察并根据人类反馈改进自身动作。在GPT-4的支持下,可以理解口头指令并将其映射到物理世界。利用其人工智能功能模仿人类情感,例如微笑或表示惊讶,使互动更具相关性和吸引力。

应用:适合研究如何让机器人更好地理解人类并与他们合作;在先进机器人研讨会和活动上进行演示;未来可能在医疗保健和偏远地区探索中应用。

Figure 02 by Figure AI

主要特点:身高168厘米(5'6”),体重60公斤(132磅),设计具有人类尺寸,使其能够有效地在为人类设计的空间中导航。可承载高达20公斤(44磅)的负载,非常适合体力要求高的工作。可以以4.3公里/小时的速度在超过40度的维度(DOF)下移动,实现稳定、灵敏的移动。由OpenAI的先进技术提供支持,使其能够理解语言、解释视觉信息并进行自然对话。采用强化学习和神经网络来学习和适应新任务和环境,无需明确编程。使用可更换电池组,一次充电可使用长达五小时。

应用:物流中搬运和运输重型材料、堆放货架和组织库存;零售运营中帮助库存货架并与客户互动;家庭帮手中执行家务,例如准备咖啡或堆放餐具;医疗保健和老年护理中提供护理支持;太空探索中在不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中具有潜在用途。
参与人数 1本月威望 +3 宝石 +3 收起 理由
小诸葛 + 3 + 3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本月威望 +3 宝石 +3

回复 支持 1

使用道具 举报

飒爽   论坛守护神 5 天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北京   本楼为最佳答案   
是否买“人形机器人”,看将来是否需要,用处大不大,价格是否能接受。

人形机器人:智能化与价格趋势的深度分析

当前人形机器人市场现状

2025年的人形机器人市场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态势。一方面,高端产品的价格仍然居高不下,宇树科技的G1起售价9.9万元,H1更是高达65万元;特斯拉的Optimus预计售价约18万元,优必选Walker S系列标价约50万元‌。这些价格显然超出了普通消费者的承受范围,使得人形机器人目前主要面向企业和高端消费市场。

另一方面,随着技术进步和量产规模扩大,部分厂商已开始探索降低成本的可能性。例如优必选表示,如果Walker S系列生产规模达到万台级别,其价格有望控制在20-30万元区间‌。同时,行业预测显示,未来5年内人形机器人价格可能降至5万元左右,这将大大提升其市场普及率‌。

智能化发展趋势

人形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在2025年实现了质的飞跃,这主要归功于大模型技术的突破。现代人形机器人已不再是简单的"工具人",而是具备了理解复杂指令、处理情感互动的"类人伙伴"能力‌。它们能够根据语气判断用户需求,甚至主动提供贴心服务,如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在递水时加冰块,或在用户疲惫时主动递上纸巾‌。

技术架构上,现代人形机器人主要由四大核心模块构成:"大脑"(AI大模型处理决策)、"小脑"(运动控制算法)、感知系统(模拟人类感官)和"肢体"(柔性关节与灵巧手)‌8。这种架构使得人形机器人在感知能力、运动控制和智能化水平上都远超传统机器人,能够执行更复杂的非线性操作‌。

价格下降的关键因素

人形机器人价格下降的趋势主要受三大因素驱动:首先是‌大模型技术进步‌,使得AI训练和应用成本降低;其次是‌核心零部件成本下降‌,如伺服电机、传感器等生产工艺改进;最后是‌规模效应显现‌,随着产量提升,单位成本显著降低‌。

具体来看,2024年底就有预测指出,2025年人形机器人成本有望降至20万元以内‌。更乐观的预测认为,未来5年价格可能降至5万元左右‌。这种价格下降将极大拓宽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和市场前景。

应用场景与市场需求

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已从工业领域扩展到服务业和家庭场景。在工业领域,它们可替代人类完成危险或重复性工作,如搬运重物、精密装配等‌7。比亚迪汽车工厂已开始使用优必选Walker S1人形机器人进行实训并初见成效‌。

在消费市场,价格下降将推动人形机器人进入家庭,承担家务劳动、陪伴老人和儿童等任务‌。特别是对于独居者、双职工家庭和高强度工作人群,人形机器人解放家务劳动的价值尤为明显‌。与长期雇佣家政人员相比,一次性购买机器人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更具性价比‌。

购买决策考量因素

是否购买人形机器人取决于多重因素。从‌实用价值‌看,它能解放家务劳动、提供特殊场景服务(如老人护理)、并在某些情况下比长期雇佣更经济‌。从‌情感需求‌角度,虽然机器人能提供一定陪伴感,但其算法模拟的情感缺乏真实共情能力,长期依赖可能导致人际疏离‌。

‌伦理与社会争议‌也不容忽视,包括性别议题、人际关系重构和技术滥用风险等‌。市场接受度还受技术成熟度、价格门槛和文化接受度影响‌。调查显示,若价格降至5-10万元区间,40%-60%消费者可能购买,但实际决策会因人群差异而分化‌。

未来展望与建议

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作为人工智能、机械工程、电子工程等领域融合创新的典范,它有望成为继个人电脑、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新终端,形成万亿级市场‌。随着技术持续进步和成本下降,人形机器人将更深入地融入工作和生活场景。

对于潜在购买者,建议:1)明确自身需求,是侧重实用功能还是情感陪伴;2)关注技术成熟度与售后服务;3)权衡长期使用成本;4)考虑家庭成员的接受程度。随着价格进一步亲民化,人形机器人有望从奢侈品变为改善生活质量的智能伙伴。
回复 支持 1

使用道具 举报

大球   论坛守护神 5 天前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
人形机器人
参与人数 1宝石 +3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3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3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nwd334tu3   活跃之星 5 天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安徽宿州
会买“人形机器人”
参与人数 1宝石 +2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2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2

[发帖际遇]: 爱默生对nwd334tu3 说:“肤浅者相信运气,强者相信因果。” nwd334tu3 听后得到了2 颗宝石。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yuedi259   超级富豪 5 天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上海
人形机器人
参与人数 1宝石 +1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1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1

[发帖际遇]: 曾国藩对yuedi259 说:“凡全副精神专注一事,终身必有成就。”yuedi259 听后得到了1 颗宝石。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ww504   金融寡头 5 天前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镇江
你会买“人形机器人”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旭日东升820313   世界首富 5 天前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数据显示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开心星开   论坛守护神 5 天前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苏州
从当前的市场趋势和技术发展来看,人形机器人正逐渐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并可能在未来几年内进入更多家庭和工业场景。以下是几个关键因素,可以帮助判断人们是否会购买人形机器人:

### 1. **价格下降,普及可能性增加**

- 早期人形机器人价格高昂,动辄上百万元,但近年来国产机型价格已大幅下降。例如,众擎机器人的PM01售价8.8万元,部分消费级产品甚至降至5万元以内。

- 随着供应链成熟(如新能源电机、减速器等核心部件的国产化),预计未来3年成本可能再降60%,使更多人能负担得起。

### 2. **技术进步,智能化程度提升**

- 运动控制能力显著增强,如“天工”机器人开源了强化模仿学习框架,使机器人能稳定跨越复杂地形。

- 触觉与视觉融合技术(如ViTacFormer)让机器人能完成精细操作,如制作汉堡、工业装配等。

- 情感交互能力也在发展,如MagicBot Z1能模拟人类情绪,增强用户体验。

### 3. **应用场景多样化**

- **工业领域**:优必选、特斯拉、Figure等公司的机器人已在汽车工厂执行物流分拣、质检等任务,效率提升显著。

- **家庭服务**:部分厂商正探索陪伴、教育、家务等场景,如魔法原子的MagicBot Z1提供家庭陪伴功能。

- **商业娱乐**:婚庆、文旅、零售等领域需求增长,如双足机器人替代传统轮式服务机器人。

### 4. **市场需求与接受度**

- 截至2025年6月,全球人形机器人订单已突破2万台,显示市场正在快速接纳。

- 消费者对智能家居和AI助手的接受度提高,可能推动人形机器人进入家庭,尤其是养老、育儿等需求旺盛的领域。

### 5. **潜在挑战**

- **技术瓶颈**:如“仿真-现实差距”(Sim-to-Real Gap)仍影响复杂任务的可靠性。

- **伦理与隐私**:高度智能的机器人可能引发数据安全和伦理争议。

- **初期功能限制**:目前多数机器人仍专注于特定任务,通用型AI机器人尚需时间发展。

### **结论**

如果价格继续下降、功能进一步优化,并且能解决安全和伦理问题,人形机器人很可能会被广泛接受。工业场景可能率先普及,而家庭市场则需要更长时间,取决于成本、实用性和社会接受度。未来5-10年,我们可能会看到人形机器人像智能手机一样,从高端产品逐渐成为大众消费品。
参与人数 1本月威望 +3 宝石 +3 收起 理由
小诸葛 + 3 + 3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本月威望 +3 宝石 +3

[发帖际遇]: 神秘人对开心星开 说:“别跟风,别眼红,专心做自己擅长的事,没有擅长就去培养一个擅长的事,大生意,小生意,要想做得长做到好,恐怕都要尊重一下这个不断被中国商业史重演,但不断有人花钱买旧教训的规律。”开心星开 听后得到了2 颗宝石。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奖励规则

HOT • 推荐

关注54

粉丝133

帖子54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