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
  • 收藏

夜读:对待父母的态度,决定你一生的命运司马迁说“父母者,人之 ...

富甲一方   发帖之星 楼主 2024-2-2 00:05:2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西上饶
夜读:对待父母的态度,决定你一生的命运

司马迁说“父母者,人之本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父母,就是一个人的根。

是否善待根基,决定了人这棵树能否茁壮成长并最终枝繁叶茂的命运。

1、 别把坏脾气留给父母

人性是多面的,面对陌生人,人们总能够耐心细致,不厌其烦,和颜悦色。

但是回到家,面对父母,却喜欢发脾气,稍有不如意,就大发雷霆。

总是把自己的好脾气都给了别人,把坏脾气留给了父母。

但是父母却容忍了我们种种不好的缺点,对我们无条件无底线的包容。

我们却肆无忌惮地践踏着父母所给予的最纯粹的爱。

殊不知,正是这种自私和不珍惜,往往凉了父母的心。

孟子说“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法国文学家司汤达也说过“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

所以,人啊,对待父母,少一分坏脾气,多一分尊重。

2、 其实父母要求的并不多

父母对子女的要求并非一定要有多么丰厚的物质报答,子女的一句暖言、一声问候,足矣。

周秉清“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道出了我们面对生活琐事时,对父母应该有的最基本的礼貌态度。

可惜,人们都忽略了。

《弟子规》曰“父母呼 ,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说的就是应该立即回应父母的召唤,立刻动身去做父母交办的事,不要故意拖延或推辞偷懒。

然而,人们忙于事业,很少能把父母交办的小事办好。

《弟子规》曰“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说的就是父母教诲自己的时候,态度应该恭敬,面对父母的批评和责备,不要当面顶撞。

可是,现在有多少叛逆的青年甚至孩子,经常与父母发生言语冲突。

《弟子规》曰“出必告,反必面”说的就是出门前,应该告诉父母自己的去向,免得父母找不到自己,担忧记挂;回到家,应该先当面见一下父母,报个平安。

但是,我们尽情在外放松享乐的时候,却忘了还为我们留着灯等待我们归家的父母。

对待父母,其实并不需要多费脑,需要的只是平常细微之处的和善态度而已,父母就心满意足了。

3、和善待亲,成就自我

对待外人,多数时间是在工作和交际,互相都会刻意保持礼貌的态度,有时候“伪装”得太累。

有父母在的家,有着最安全的界限和最宽的底线,是我们最放松最没有压力的地方,是我们展现最真实自己的地方。

一个人在家里,对待父母恭敬、耐心形成了习惯,这些态度深入脑海,便会形成为人处世的潜意识,那么在和外人交往中,带着这种礼貌和真诚,自己也不会觉得累,别人也会报之以真心。

所以,对父母和善可亲,最终成就的是自己,也决定了人一生的命运。

所谓“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家能孝,于国则忠”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五帝时期,舜的父亲娶后母,爱后子。后母狠毒,经常恶语相向,同父异母的弟弟为人傲慢,亦对舜仇视,但舜仍然对父母孝顺,对弟弟友爱,毫不怨恨。

舜以孝闻名天下,最终被推举为尧帝的继承人,名册青史。

论语有句名言“事父母,能竭其力”

对父母的孝顺和尽心尽力,在曾国藩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他外出为官,与父母相隔千里,虽然不能亲侍膝下,但是他连续不断的家书里的一言一语,深深烙上了他对父母细致入微的关怀,并告诫晚辈“堂上各老人须一一分叙,以烦琐为贵”

庄子说“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陷其君,臣子之盛也”

曾国藩对父母的态度,奠定了他成为受人敬仰的政治家、战略家、思想家的基石。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善待父母,是世间第一福田,也是一个人最大的福报,终会成就我们一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神点评(3)

nwdv7l5fy   金融寡头 2024-2-2 00:25:4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广东中山
不错不错👍加油
参与人数 1宝石 +3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3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3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nwd7kaaagq   世界首富 2024-2-2 00:35:2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上海
对待父母的态度,决定你一生的命运
参与人数 1宝石 +2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2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2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老克勒   发帖之星 2024-2-2 04:38:44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上海
善待父母
参与人数 1宝石 +1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1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1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奖励规则

HOT • 推荐

关注549

粉丝415

帖子79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