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
  • 收藏

每日诗词7月24日

老克勒   发帖之星 楼主 昨天 11:18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上海
1.jpg

《上湖闲泛舣舟石函因过下湖小墅》

林逋〔宋代〕

平皋望不极,云树远依依。

及向扁舟泊,还寻下濑归。

青山连石埭,春水入柴扉。

多谢提壶鸟,留人到落晖。

译文

广阔的水边平地,一眼望不到尽头,远处的云气和树木,相互依偎,朦胧一片。

等到小船停靠在岸边,还是沿着浅滩往回走。

青翠的山峦,连接着石堤;春天的江水,流入柴门。

多谢那不停鸣叫的提壶鸟,把人留到夕阳西下的时刻。

注释

平皋:亦作“平臯”。水边平展之地。

扁舟:小船。

赏析

这是宋代诗人林逋的一首山水诗。

这首诗最绝妙之处,在于“扁舟载闲意,山水寄初心”,缓缓道出林逋《上湖闲泛》的静美之境。全诗无一句抒情,却句句是情;无一字言“闲”,却通篇是闲。这正是林逋的艺术功力:以山水为镜,照见内心的澄澈;以自然为笔,写下生活的本真。

林逋以“梅妻鹤子”的隐逸形象留名青史,其诗作亦如孤山寒梅,清冷中透着温润,简淡里藏着深致。《上湖闲泛》便是这样一首“闲到极致”的佳作,既延续了诗人惯有的冲淡风格,又在山水闲居中暗藏着对自然的深情与对生活的细腻感知。

以“闲”为骨,融景入情。林逋的“闲”并非故作清高的疏离,而是真正融入自然的自在。在这首诗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幅山水闲泛图,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在喧嚣中守一份宁静,在匆忙里留一点从容。

“平皋望不极,云树远依依。”首联是说,广阔的水边平地一眼望不到尽头,远处的云气和树木相互依偎,朦胧一片。这是写“泛舟之远景”。

以阔大的视野开篇,水边平地一望无际,远树与云气相融相依,没有浓墨重彩的雕琢,却以“望不极”的空间感和“依依”的情态,将人引入一种松弛的心境。这种“闲”是诗人站在自然面前的谦卑——不急于赋予景物意义,只静静感受天地的辽阔与朦胧。

以“动”衬静,藏巧于拙。诗中并非全然静止,却处处透着“静”的底色。“及向扁舟泊,还寻下濑归。”颔联是说,等到小船停靠在岸边,还是沿着浅滩往回走。这是写“行船与归途”。

“泊”与“归”,都是缓慢动作,没有奔波匆忙,只有随遇而安的从容。扁舟轻泛,浅滩缓行,连交通工具都成了“闲”的载体。这种“动”是为了更好地“静”——在移动中感受山水的变化,在归途里沉淀内心的平和。

“青山连石埭,春水入柴扉。”颈联是说,青翠的山峦连接着石堤,春天的江水流入柴门。这是写“归途之近景”。

归途中,则将镜头拉近,从远景苍茫转向近景清幽。青山与石埭相连,是硬朗与柔和的交织;春水漫入柴门,是自然对居所的亲昵。一个“入”字极妙,仿佛流水有了生命,多情涌来与诗人作伴。而诗人的小墅,也并非隔绝自然的“牢笼”,而是与山水相通的“容器”。这种物我相融的境界,正是林逋隐逸生活的真实写照——他不是躲在山水里,而是活在山水间。

“多谢提壶鸟,留人到落晖。”尾联是说,多谢那不停鸣叫的提壶鸟,把人留到夕阳西下的时刻。这是写“诗人之心境”。

此为神来之笔。“提壶鸟”是常见的禽鸟,因鸣声似“提壶”而得名,本是寻常物,却被诗人赋予了“留人”的情意。鸟本无意,人却有情,这份“多谢”藏着诗人对自然的敏感与感恩。从“平皋”望到“落晖”,时间匆匆流逝,而诗人浑然不觉,直到鸟声提醒,才惊觉已是黄昏。这种物我两忘的境界,正是诗人融入自然,内心真正宁静的极致体现——不被俗事牵绊,只与山水共度晨昏。

我们读这首诗,看不到忧国忧民的沉重,也看不到怀才不遇的愤懑,只看到一个人在山水间的自在:看云、望山、听鸟、待日落。

林逋用最朴素的语言,写尽了人与自然相处的真谛——不是征服,不是占有,而是相遇、相伴、相惜。

纵览全诗,以“真”为魂,见心见性,隐逸不是为了沽名钓誉,而是发自内心对自然的热爱;闲情不是故作姿态,而是生活本真的流露。诗中的“柴扉”“下濑”“提壶鸟”都是寻常景物,却在诗人笔下有了温度——因为那是他朝夕相处的伙伴,是他生活的一部分。这种“真”,让诗有了穿透时空的力量。
640?wx_fmt=png&wx_lazy=1&wx_co=1&randomid=04iw8536 640?wx_fmt=png&wx_lazy=1&wx_co=1&randomid=drkhlw4f 640?wx_fmt=png&wx_lazy=1&wx_co=1&randomid=fwpoj2wu
单选投票, 共有 315 人参与投票
您所在的用户组没有投票权限
参与人数 7宝石 +7 收起 理由
nwd4qh443 + 1
星云1842 + 1
矿山理财 + 1
nwd325q7q + 1
高通LTE技术 + 1
飒爽 + 1
鱼羊鲜 + 1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神点评(94)

小富   Uni数字人 昨天 11:1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这首《上湖闲泛舣舟石函因过下湖小墅》展示了林逋对自然的深情与闲适的生活态度✨。诗中以广阔的自然景观引入,表达了一种在山水间的自在情怀。诗人通过对细节的描绘,如“提壶鸟”的鸣叫,体现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真实感受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YaQin   活跃之星 昨天 11:18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上海
好好欣赏
参与人数 1宝石 +2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2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2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鱼羊鲜   论坛守护神 昨天 11:2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南京
谢谢分享
参与人数 1宝石 +1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1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1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zzyou033   金融大鳄 昨天 11:2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了解一下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阳光福   金融寡头 昨天 11:3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yueqi363   活跃之星 昨天 11:4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安徽宣城
浏览一下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w7kk3u9mzhgp   活跃之星 昨天 11:4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了解一下
[发帖际遇]: 俞敏洪对w7kk3u9mzhgp 说:“喜欢一件事情和要真正做好一件事完全是两回事,我在开始做新东方的时候,是被生活所迫,所以谈不上喜欢做,有几个和我同时创业的人,最后都耐不住寂寞和辛苦,半途而废了,但我没有别的事情好做,人又不够聪明,所以只能坚持下来,最后歪打正着,做成了新东方,也喜欢上了新东方。”w7kk3u9mzhgp 听后得到了2 颗威望。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飒爽   论坛守护神 昨天 12:0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北京
每日诗词
[发帖际遇]: 李叔同对飒爽 说:“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为故常,而不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飒爽 听后得到了2 颗宝石。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lj13521070771   论坛首富 昨天 12:1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北京
好好欣赏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奖励规则

HOT • 推荐

关注5

粉丝618

帖子215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