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
  • 收藏

悦读时光~不要把自己的经验无偿分享给别人!大家都喜欢免费的东 ...

fkbpdkl   论坛守护神 楼主 12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泰国
悦读时光~不要把自己的经验无偿分享给别人!大家都喜欢免费的东西,但对免费东西,往往不会珍惜,甚至会觉得理所当然。一旦你不再分享,就成了罪人

阿德勒在《理解人性》中指出:“人类对价值的感知,往往与付出的代价成正比。”

当获得变得太容易,珍惜就成了一种奢侈。

想想这些场景:职场:你倾囊相授,换来的可能是对方的习以为常,甚至暗自较劲。朋友间:你有求必应,得到的或许是下一次更随意的索取,而非真心感激。知识分享:你辛苦总结的经验笔记,免费分享出去,可能根本得不到正向反馈。

不是人心天生凉薄,而是人性使然——我们本能地喜欢免费的东西,却也常常因此轻视其价值。更扎心的是,一旦你停止供给,曾经的“恩情”瞬间就能变成“亏欠”。

读完阿德勒的《理解人性》,我才彻底领悟:经验与智慧的分享,必须设置边界。无底线的慷慨,滋养的往往不是感恩,而是人性的怠惰与贪婪。守护自我价值,就从学会说“不”开始。

1~~免费给的经验人家根本不当回事

阿德勒揭示了一个扎心真相:“人只会珍惜自己付出代价获得的东西。免费的馈赠,会被默认为‘取之不尽的资源’。”

就像超市试吃区的饼干,没人关心包装;但自己花钱买的,口味再普通也会小心收好。在书中提到一个案例:一位母亲总把自己的人生经验强行灌输给女儿,从穿衣打扮到职业选择,事无巨细。可女儿不仅不听,反而故意对着干,母女关系降到冰点。这正是“免费经验”的尴尬——当你不求回报地倾注,对方容易觉得你的智慧“零成本”,自然难以认真对待。

阿德勒还指出:“没有经过挣扎获得的真理,无法真正融入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例如朋友创业失败,你把自己踩过的坑一一列出,他点头称是,转头却重蹈覆辙。不是他故意不听,而是你的经验对他而言,只是“别人的故事”。没有经过他自己的实践验证,永远成不了他的智慧。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生活模式”解读世界。你宝贵的经验,在对方模式里可能被视为“束缚”。强行塞入,只会激发抗拒——毕竟,承认别人有用,某种程度上等于承认自己的不足,而人性天然抗拒这种“自卑感(inferiority feeling)”。

2~~过度分享养出“理所当然”的贪婪

阿德勒在研究儿童性格时发现:“被过度满足的孩子,会逐渐认为他人的付出是天经地义。”

成人世界,何尝不是如此?你帮一次,他找你十次;你分享一点经验,他会得寸进尺,要求你帮他解决所有问题。贪婪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对权力的隐秘渴求——通过不断索取他人付出,来证明自己的“重要”。我曾见过一位职场前辈,每天在群里分享行业干货,从数据分析模板到谈判技巧,事无巨细。起初大家很感激,可时间久了,有人开始抱怨“今天的模板不够详细”“这个技巧不实用”。当前辈停止分享时,竟有人指责他“变得自私了”。

这就是过度免费分享的代价:你的善意会被当成“义务”,一旦停止,就成了“罪人”。阿德勒提醒我们:“社会感的本质是双向奔赴,而非单方面的牺牲。”真正稳固的关系,需要“付出与回报的动态平衡”。书中有个形象的比喻:“人际关系就像跷跷板,一方一味下沉,另一方就会习惯性高高在上。” 总是免费给予的人,其实是在亲手破坏平衡,让自己沦为“情感供血者”,而对方则变成“理所当然的索取者”。

3~~学会“有条件分享”才是对彼此的负责

“有条件分享”并非功利,而是对双方智慧的尊重。

马云曾说:“免费是最贵的商业模式,它要求你未来十倍偿还。”

《理解人性》中提及的斯坦福实验发现:接受有偿服务的人,其大脑决策区域(前额叶皮层)活跃度比接受无偿者高出23%,表现为更强的责任意识和行动驱动力。

某财经自媒体的做法值得借鉴:基础文章免费开放,但核心商业模型封装为定价课程《资本解码课》。结果出乎意料:免费读者成了宣传大使,付费用户续费率高达92%。创始人道破关键:“有偿分享,是用付费过滤了掠夺者,留下了真正的价值共建者。”

所谓“条件”,未必是金钱。它可以是一句真诚的反馈,一次用心的实践,或是投入的时间精力。如同导师带学生,不直接给答案,而是抛出问题引导探索——这种“有条件的引导”,反而能让知识真正内化。一位作家的做法很聪明:当有人请教写作技巧,他会说:“你先写篇初稿给我,我才能针对性指出问题。”这样一来,请教者会更认真,反馈也更有价值。

正如阿德勒所洞见:“只有当个体为目标付出努力时,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价值。”当一个人学会为风险定价、为价值付费,他才真正跳出了“免费陷阱”,走向成熟的生存哲学。“有条件分享”的核心,是让对方明白:任何值得拥有的东西,都值得被郑重对待和珍惜。

4~~写在最后

阿德勒的智慧告诉我们:“好的人际关系,是让双方都感到‘被需要’,而非一方持续‘被消耗’。”

不无偿分享经验,不是吝啬,而是懂得:你的智慧值得被认真对待,对方也需要在付出中学会珍惜。别让你的善意,变成滋养贪婪的土壤;也别让你的经验,在“免费”的标签下失去分量。

真正的助人,是带着边界感的支持——既不委屈自己,也不纵容他人。如果你也曾陷入“付出被辜负”的困局,强烈推荐你读一读《理解人性》。阿德勒会带你看透人际关系中的微妙心理,教你如何在善意与边界之间找到平衡,让每一份分享都被珍惜,每一段关系都更健康。
IMG_4755.jpeg
参与人数 3宝石 +3 收起 理由
开心星开 + 1 赞一个!
鱼羊鲜 + 1
高通LTE技术 + 1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3

[发帖际遇]: 神秘人对fkbpdkl 说:“我们可以采取“杠铃策略”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即以最大限度的安全加上最大限度的投机的组合方式;在这样的机制下,最大的损失是已知的,而潜在的回报则是无限的。”fkbpdkl 听后得到了1 颗宝石。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神点评(7)

YaQin   活跃之星 12 小时前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上海
好吧。。
参与人数 1宝石 +3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3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3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nwd334tu3   活跃之星 12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安徽宿州
悦读时光~
参与人数 1宝石 +2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2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2

[发帖际遇]: 神秘人对nwd334tu3 说:“你无法改变运气,但你可以改变运气的运气。把自己带到有优势的地方,是一切努力的第一步。你应该在水多的地方挖井,不是以在荒漠上打出水而自豪。”nwd334tu3 听后得到了2 颗宝石。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nwd7pv29pk   论坛守护神 12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上海
悦读时光
参与人数 1宝石 +1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1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1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高通LTE技术   论坛守护神 12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湖北黄冈
当获得变得太容易,珍惜就成了一种奢侈。
参与人数 1宝石 +1 收起 理由
fkbpdkl + 1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1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鱼羊鲜   论坛守护神 11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南京
珍惜就成了一种奢侈
参与人数 1宝石 +1 收起 理由
fkbpdkl + 1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1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八月桂花香1968   论坛首富 9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被需要的才有价值
参与人数 1宝石 +1 收起 理由
fkbpdkl + 1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1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fkbpdkl   论坛守护神 楼主 2 小时前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泰国
人类对价值的感知,往往与付出的代价成正比
[发帖际遇]: 李嘉诚对fkbpdkl 说:“不要试图追求安全感,特别是在年轻的时候,事实上周遭的环境从来都不会有绝对的安全感,如果你觉得安全了,很有可能开始暗藏危机。”fkbpdkl 听后得到了2 颗宝石。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奖励规则

HOT • 推荐

关注22

粉丝127

帖子11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