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
  • 收藏

今日立秋:岁月忽晚,人间已秋

飒爽   论坛守护神 楼主 2023-8-8 07:49:53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北京


立秋节,谷熟也。

岁月匆匆去,倏然又惊秋。

暑热一时难消,但天气已渐凉。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北斗星斗柄指向西南,太阳到达黄经135°,于每年公历8月7日—9日交节。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为秋季的起点。秋季从立秋起至立冬结束,其起始与结束,是天体运行的结果。进入秋季,意味着降雨、风暴、湿度等,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下降或减少;在自然界,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

立秋并不代表酷热天气就此结束,初秋期间天气仍然很热。所谓“热在三伏”,又有“秋后一伏”之说,立秋后还有至少“一伏”的酷热天气。“三伏”有初伏、中伏和末伏之分,它的日期是由节气的日期和干支纪日的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按照“三伏”的推算方法,“立秋”这天往往还处在中伏期间,也就是说,酷暑并没有过完,真正凉爽一般要到白露节气之后。酷热与凉爽的分水岭并不是在立秋节气。


074908d0n1n20nzux3jun3.jpeg

立秋养生

一、秋季衣着要寒温适宜

立秋之后,昼夜之间的温差较大,传统上有“春捂秋冻”的说法,“秋冻”就是说秋季气温渐渐凉爽,不要过早过多地增加衣服。但是,“秋冻”的方法适合青壮年体质较好的人群,而那些体弱者,或者老人儿童,还是应该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特别是要注意,秋季不宜赤膊露体,以防寒凉之气从肌肤侵袭人体,伤及阳气。

二、秋季锻炼要保护阳气

早秋时节,秋高气爽,空气清新,是锻炼身体的大好时机,适当早起,到空气新鲜的地方去散步,吐故纳新,使肺气不受燥邪的侵害。按农历来讲,“立秋”是秋季的开始,到“霜降”为秋季终止,秋分后我国大部地区太阳辐射越来越少,而地面散失的热量却较多,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加快。农谚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就是说,这个季节一天内温差较大,夜间寒凉更加明显,睡眠时适时增加衣被,防止秋季寒夜伤及阳气。从中医来讲讲,秋主收藏,秋天又是人体的精气都处于收敛内养的阶段,所以运动也应顺应这一原则,即运动量不宜过大,切勿大汗淋漓,以防出汗过多造成阳气耗损。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的项目,循序渐进,当周身微汗既可,以使精气内敛,不使阳气外耗。

三、秋季进食以温润为宜

秋季是丰收的季节,有很多种蔬菜水果上市,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瓜果,即可顺应四时之气,又可享受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美味,如百合,山药,荸荠、栗子、核桃、花生、芝麻、蜂蜜、红枣、苹果、梨,柑橘等,另外,莲藕、冬瓜、萝卜、西葫芦、茄子及各种菇类,也很适合进食。既可润肺,又能调和脾胃。秋季天气凉爽,人的食欲也会逐渐增加,所谓“贴秋膘”,是指食物在秋季容易消化吸收,食量增加,体重增加,这里要提醒大家,如果有减肥愿望的朋友,就要注意适当节食了。同时,秋季由于阳气渐弱,阴气渐长,肠胃的抵抗能力下降,病菌易乘虚而入,损伤脾胃,导致肠胃疾病,所以饮食上也有“秋宜温”的主张,也就是说,秋天应当避免避免吃过于寒凉的食物,饮食过于生冷,会造成消化不良,易生各种消化道疾患。那些脾胃虚弱的人,要注意腹部保暖,也可以加热进食蔬菜水果。

四、预防抑郁要情绪乐观

中医认为,七情不畅,百病丛生,秋季也是人们抑郁焦虑多发季节,所谓 “多事之秋”就是指的这种情况,那么调节情绪,也是秋季保健的重要方面,正常情况下,人的情志变化是不致病的,如果突然、强烈、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越了人体的生理和心理适应能力,损伤机体脏腑精气,导致功能失调;或人体正气虚弱,脏腑精气虚衰,对情志刺激的适应能力低下,就会引起疾病发生。那么,胸怀坦荡、处事泰然,开朗乐观的处事态度,对于预防抑郁症、焦虑症的发生与复发有很重要的意义。

五、关于秋季进补的问题

“补”,一般是针对“虚”来说的,每种进补品都有一定的对象和适应症,不是每个人都适宜进补,更不能觉得补品越贵越好,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因此与之相适应的补品也是不同的。有些价格昂贵的补品,并非对每个人都适合。应实用有效为原则,即老百姓说的“缺啥补啥”。秋季进补,就应针对凉燥进行,温润为主,不宜过于燥热,也不宜大补,中药滋补品种类较多,性能各异,进补之前,应先辨明气血阴阳及体质亏损的差异,针对性的补品,方能收到良好效果。倘若不分青红皂白乱补,人家补啥自己个跟着补,结果影响体内阴阳、气血、脏腑功能的平衡,不但无法增强体质,还可能加重病情,即使身体很虚需要进补的人,也要循序渐进,最好是先调理,后滋补。

074908s6dedzv8ejpfvmmd.jpeg

立秋预防

一、防热伤风

立秋之后,温差大,中午热,早晚凉。人体免疫和抗病能力下降,稍一着凉,就容易鼻塞、流涕、鼻痒、打喷嚏,发烧,俗称热伤风。

热伤风发热重、恶寒轻,一般病人没有寒冷的感觉,只是发热,出汗多但是热不退。

二、防心脑血管病

当气温升至32℃以上时,一方面人体汗液大量蒸发,散热降暑,其代谢是通过皮下血液循环比平时高出数倍的血流量来完成的。这种超常的血液循环下,可因情绪不稳定造成血管痉挛,血压升高;体液丢失使血液粘度增高;血管为散热而扩张,诱发出血。

另一方面,人体有限的血液在短期内纷纷涌向皮肤,势必造成大脑血流骤然减少,对心血管调节功能不良及脑动脉硬化的老年人来说,也易诱发心脑梗死性卒中。

三、防冰箱肠炎

由于气候炎热,许多人喜欢吃冰箱中的食物。吃时似乎冰凉透心,浑身舒坦,令人惬意。但好景不长,往往几小时后即出现耶尔氏菌中毒症状,俗称“电冰箱肠炎”。

临床上的表现为:腹部隐痛,畏寒、发热、浑身乏力,恶心呕吐,厌油、纳差和轻中度腹泻,严重者可致中毒性肠麻痹。

四、防缺钾性软瘫

气候炎热,人体大量出汗,大量的钾离子随汗液排泄而丢失。同时,人体在炎热的环境中,新陈代谢加快,血浆中的钾容易转入到细胞内,从而发生低血钾症。

此症最突出的表现是:四肢酸软无力,出现程度不同的神经肌肉系统的松弛软瘫,尤以下肢最为明显,肌张力减弱,腱反射减退。

病情严重时,还会伴有心血管系统的功能障碍,如胸闷、心悸、腹胀、恶心等,甚至可出现呼吸肌麻痹,呼吸困难以及严重心律失常。

五、防乙脑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蚊子叮咬传播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7、8、9月是乙脑流行季节,带有乙脑病毒的蚊子在叮人时,就把病毒种到了人体内,病毒进入人体,使脑组织发炎。

多见于10岁以下的儿童,发病较急,开始时出现发烧、头痛、恶心、呕吐、容易被误诊为是感冒,但是没有流鼻涕、咳嗽的感冒症状,况且发热越来越高,很难退烧,精神差,爱睡觉等,应该提高警惕性。

六、防中暑

当人在高温(一般指室温超过35℃)环境中或烈日暴晒下从事一定时间的劳动或活动,无足够的防暑降温措施,体内积蓄的热量不能向外散发,以致体温调节发生障碍,如过多出汗,身体失去大量水分和盐分,很容易引起中暑。

有时气温虽未达到高温,但由于湿度较高和通风不畅,亦可发生中暑。年老、体弱、疲劳、肥胖、饮酒、饥饿、失水、失盐、穿着紧身不透风的衣裤以及发热、糖尿病、心血管病等,常为中暑的高危因素。


参与人数 1宝石 +2 收起 理由
携手共进 + 2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神点评(9)

论坛精灵   社区管理 2023-8-8 07:49:55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北京
2019年5月10日,嘉银在美国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成功上市:https://club.youdaocaifu.com/clubThreadDetail-2418438-1.html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不断进步   世界首富 2023-8-8 07:50:2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北京
今日立秋
参与人数 1宝石 +2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2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2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喜大普奔   论坛守护神 2023-8-8 07:50:4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河北
金秋吉祥
参与人数 1宝石 +1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1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1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YaQin   活跃之星 2023-8-8 07:51:36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上海
岁月忽晚,人间已秋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异域飞翔   世界首富 2023-8-8 08:07:50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陕西西安
岁月忽晚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风流酝藉   世界首富 2023-8-8 08:13:25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亚太地区
生日月优惠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nwd3u4747   金融大鳄 2023-8-8 11:52:1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上海
了解一下
[发帖际遇]: 李嘉诚对nwd3u4747 说:“光景好时,绝不过分乐观;光景不好时,也不过度悲观。 ”nwd3u4747 听后得到了2 颗宝石。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携手共进   论坛守护神 2023-8-8 16:26:1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北京
人间已秋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nwdujlpahr   金融大鳄 2023-8-8 23:27:5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北京
今日立秋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奖励规则

HOT • 推荐

关注136

粉丝796

帖子110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