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
  • 收藏

会"借力"的人,永远比努力的人走得更远

浅浅一笑   发帖之星 楼主 前天 10:58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河南
在和一个老同学吃饭时,他抱怨工作累得要死,每天加班到十点,周末还要处理邮件,但业绩始终平平。

我问他:"有没有想过寻求帮助或者借助团队的力量?"

他撇撇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靠别人算什么本事?"

听到这话,我就明白他为啥这么累还没啥成效了——在这个世界上,拼努力永远不如会借力。

单打独斗是职场最大的坑职场上有两种人:一种人像孤胆英雄,凡事亲力亲为;另一种人像导演,擅长调动各种资源为己所用。

猜猜哪种人走得更远?

有个朋友小陈,在某互联网公司做产品经理。刚开始他也是个"努力型选手",样样亲自上手,从需求分析到原型设计,从用户测试到文档撰写,忙得像陀螺一样。

工作两年,他还是个普通产品经理,而同期入职的小王已经升职两次。

差距在哪?小王深谙"借力"之道。他不是什么都自己干,而是:



  • 有难题时,知道找哪个技术大神咨询

  • 需要数据支持时,主动和数据分析师建立良好关系

  • 遇到跨部门合作,总是先私下和对方团队核心成员打好关系

小王不比小陈少努力,他只是把一部分精力从"干活"转移到了"借力"上。

这让我想起《三体》里一句话:"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职场中,最可怕的不是能力不足,而是不懂得借助他人的力量。

高手的"借力",从不是单纯的"求人"很多人一听"借力",就想到了"求人帮忙",这种理解太狭隘了。

真正的借力是一门交换艺术,是互利共赢的关系构建。

我认识一位创业者老张,创业初期资金紧张,但他没有像大多数人一样到处找投资,而是采取了"借力"策略:



  • 找有渠道资源的人做合伙人,承诺销售提成

  • 与几家需要长期服务的客户签约,预收服务费解决现金流

  • 与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用未来的订单量换取当下的价格优惠

半年内,他在几乎零投资的情况下,把公司做到了月入百万。

高明的借力者,不是简单地向他人索取,而是创造一种双赢局面。就像牛顿说的:"如果我看得更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为什么大多数人不会"借力"?明明借力这么有效,为啥还有那么多人选择单打独斗?

原因主要有三个:

一是虚荣心作祟。很多人觉得"靠别人"是一种软弱的表现,害怕别人说自己能力不足。但真正的高手明白,承认自己的局限并寻求帮助,恰恰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智慧。

二是不懂得构建互利关系。很多人借力的方式太直白:"你帮我这个忙呗?"缺乏对等的价值交换,久而久之,谁还愿意帮你?

三是短视。不愿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建立人际网络,只顾眼前的工作任务。却不知道人脉的价值通常在长期才能体现。

我有个学姐在某500强企业做到了高管,她有个习惯:每周至少抽出3小时,和公司内外的人喝咖啡聊天,了解各部门的动态,分享自己的见解。表面上看是"闲聊",实际上她在构建自己的"借力网络"。

会借力的人,把建立连接当成工作的一部分,而不是额外负担。这就像农民不仅要播种耕耘,还要疏通水渠,引水灌溉,才能有好收成。

实用的"借力"技巧说到这儿,肯定有人会问:具体该怎么"借力"呢?给大家几个实操建议:



  • 建立个人资源地图:列出你工作和生活中接触的所有人,标注他们的专长、资源和可能对你有帮助的方面。这是你的"借力"基础。

  • 主动提供价值:在寻求帮助前,先想想你能为对方提供什么。也许是专业知识、人脉介绍、或者只是真诚的赞美和鼓励。记住,长期的"借力"关系必须建立在双赢基础上。

  • 学会"软性借力":不一定要直接请求帮助,有时候只需要抛出你的问题或困境,让对方主动提供建议。比如"我正在思考这个问题,很想听听你的看法"比"你能帮我解决这个问题吗"更容易获得积极回应。

  • 把"感谢"变成习惯:无论得到多小的帮助,都要表达真诚的感谢。小到一句话,大到实质性的回馈,让对方感受到帮助你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 学会"连接资源":有时你需要的帮助,你的直接联系人无法提供,但他可能认识能帮到你的人。学会请求"引荐",扩大你的借力网络。

有个朋友小李,在公司里业绩平平,但他特别善于"借力"。有次公司要做一个新项目,他主动请教了三位不同部门的专家,整合他们的建议,最终提出的方案得到了领导高度认可。

小李不是最聪明的,但他知道如何集合众人的智慧为己所用。正如《三国演义》里诸葛亮说的:"集众思广益"。借的不只是别人的力,还有别人的智慧和经验。

"借力"的极致是什么?掌握了借力技巧后,很多人会问:借力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答案是:让别人主动为你借力。

真正的高手,不需要频繁地向他人寻求帮助,而是通过自身的价值和影响力,让资源主动向他靠拢。

马云早期创业时,没钱没资源,但他有超强的表达能力和愿景规划能力。正是这两项能力,吸引了一批又一批人才和投资者主动加入,为阿里巴巴的成长"借力"。

要想让别人主动为你借力,关键是展示你的价值和潜力。当人们相信跟你合作能获得成长和回报,他们会主动提供帮助和资源。

打个比方,弱者像是推着石头上山,累死累活;聪明人懂得找帮手,多人合力推石头;而真正的高手,则是设计了一个能让石头顺势滚下山的方案,借助地心引力,省力又高效。

借力的底层逻辑最后,我想聊聊借力的底层逻辑:人类的成功从来都不是靠个体的力量,而是通过合作和资源整合实现的。

古人云:"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在这个高度专业化和分工细化的时代,试图样样精通、事事亲力亲为,不仅效率低下,更是与时代背道而驰。

会借力的人,不是懒惰,而是聪明。他们深知个人能力的边界,明白如何利用社会化分工提升整体效能。

想想看,电商大佬不需要自己开货车送货,科技公司CEO不需要自己写每一行代码,投资大神不需要亲自管理每个投资项目。他们的核心竞争力,恰恰是整合和调配资源的能力。

下次当你独自埋头苦干时,不妨抬头看看:有没有更聪明的方式,借助他人的力量,一起把事情做得更好?

在这个世界上,最稀缺的资源从来不是努力,而是聪明地借力。单打独斗的英雄固然可敬,但能带领团队创造奇迹的指挥官,才是真正的赢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神点评(2)

行云流水   活跃之星 前天 13:43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山东淄博
很有道理
参与人数 1宝石 +3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3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3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Laoohau   发帖之星 前天 21:49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四川成都
借力打力
参与人数 1宝石 +2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2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2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奖励规则

HOT • 推荐

关注2

粉丝68

帖子36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