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
  • 收藏

我的基金投资观——投资基金的几大误区

nwd3g97cv   活跃之星 楼主 2023-7-28 11:00:00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上海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平时,我只注重自己投资体系的完善,很少去对别人的投资行为指指点点。本文试图对一些不理智的基金投资行为进行评点,不喜勿喷。当然,本文也不是针对某个人,也请不要对号入座。


误区1、“被动”买基金
我相信大多数人并不是研究基金的“狂热粉丝”,很多人买基金就是为了闲钱增值,是理财的需要,他们花在基金上的时间是有限的。这个时候,他们了解基金的渠道只有通过各种财经媒体,自媒体(大V),销售平台等。而大多数渠道,即便是各种理财顾问,他们都是销售导向的,他们推荐的基金往往就是他们的销售任务。最终我们买入的基金,往往就是别人希望你买的基金,而不是适合你自身需求的基金。
还有一种情况,最近表现好的基金,往往更能吸引人的眼球,也往往更容易宣传。你会发现很多基金经理会在管理的基金表现好的时候发行新基金。而你会在不知不觉中买入这些基金。
如何避免这种情况?我的看法是投资理财还是需要花点时间的,一味被动地接受别人的信息,而不会自己主动去寻找基金是不可取的。我每个月更新的天天基金评分可以认为是一个相对靠谱的基金池,实在不行,“4433”选基法也是可以的。另外,别人的推荐的基金需要自己消化后再决定买不买。

误区2、舍不得割肉
主流媒体有一句非常洗脑的话:“基金需要长期持有”。因为这句话,很多人买入基金后,就不管不顾了,涨了还好,但是跌了后也不会及时处理,任凭他自由落体。基金投资确实是需要长期坚持的,但不是坚定持有某只基金,而是说基金投资这件事需要长期坚持下去。

104515uct2pk92ox92ceyy.png

“舍不得割肉”也是正常人的心理,认为基金迟早还会回本,割肉后就会变成实亏了。我也相信,基金迟早会回本的,只不过这中间的时间成本无法估算。总之,这一刀下去,需要下很大的决心的。
我的看法是,需要设定一个条件,比如亏损达到多少百分比或者持有时间多长后,该割肉还得割肉。
还有人喜欢在亏损的基金上面增加投资,摊薄套牢的成本。我觉得这种做法也要适可而止,追加几次后,如果效果甚微,还是得及时止损。

误区3、迷信权威
所谓权威,包括明星基金经理、知名的大V、自诩基金经理的投顾主理人、甚至所谓的经济学家等。也许这些权威在某个时刻有着高光表现,但是市场环境在变,他们管理的规模也在变,如果这些权威跟不上形势的发展,被淘汰是必然的结果。
当然真正的“权威”肯定是存在的,但不能否认大多数所谓权威其实能力仅限于他们的能力圈,甚至在他们所在的能力圈里面实力也很一般,我怀疑他们本来的动机就是来资本市场割韭菜的。他们第一目标是自己发财,其次才是带领粉丝发财

104515l4ox3z4fokxkof0i.jpeg

我不反对成为“权威”的粉丝,但是反对成为脑残粉。何为脑残粉,就是大V承认自己违规,出来道歉后,作为粉丝,还一个劲地替他洗白,这样的粉丝就是不分黑白,缺乏独立思考的脑残粉。被人卖了,还会帮人数钱。
总之,我们可以从权威身上学到某方面的知识,但是切记不要走火入魔,成为脑残粉。

误区4、迷恋择时
正确的择时,确实可以大幅降低回撤,提高收益。但是择时的难度是非常大的,一个人也许能做对一两次择时,但是做对三次、四次就已经非常难了。长期统计发现,择时的最终效果接近于零,也就是做对和做错的概率是一样的。
投资领域,有句名言:“当雷劈下来的时候,你要在场”。就是说大跌的时候,你要持有股票或者基金。这句话就是告诫我们不要去预测市场,承认自己无法预测市场。另外,电闪雷鸣之后必然会有阳光灿烂,股票市场必然会有反弹,只要持有股票或者基金,你的账户市值迟早会回来并创新高。
我觉得类似“满仓”“空仓”这样的大择时没必要做,但是资产的再平衡是可以做的。在市场顶部时,权益类资产的占比超过规定值,可以适当减少权益类资产使之恢复到规定值;在底部时,权益类资产的占比少于规定值,可以适当增加权益类资产到规定值。这样也起到了“低买高卖”的效果。

误区5、喜欢行业类基金
本文提到的主要是场外基金。场内的行业ETF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
行业类基金以弹性大而著称,涨的时候吸引人的眼球,基金经理被称之为“神”;跌的时候也是不逞多让,让人痛不欲生,称基金经理为“狗”。行业类基金更像是一种“赌博”的工具,精神刺激带来的兴奋与失落远大于金钱的得失。
另外,作为普通基民,我们真的需要去了解每个行业的发展吗?我们对于行业的了解程度真的能支撑起我们对于行业的投资吗?即使你对行业的判断是准确的,资本市场的反应一定符合行业的发展趋势吗?资本市场有时是非理性的,行业的波动叠加这种非理性,会使原本容易理解的事情扭曲或者放大。
因此,我建议普通基民远离行业类基金以及类似中概股这样的主题基金。如果实在要做行业的投资,那么这种事应该交给专业人士去做,交给基金经理去完成,让投顾主理人或者FOF基金经理帮你去配置。

误区6、偏爱主动基金或者被动基金
“主动基金”和“被动基金”是市场上常见的两类基金。因为前几年宣传的导向以及主动基金的骄人业绩,很多人偏爱“主动基金”,根本看不上被动基金。但同时也有部分人,受股神巴菲特的影响,喜欢指数基金,而摒弃主动基金。很多时候,这两伙人没有交集,而且还势不两立,互相瞧不起对方。
其实这也是一种误区,两种基金没有好坏之分,都有属于它们自己的说明书,使用的人不看说明书,产生的后果是不能怪到产品身上的。
这里就不展开去说了。参见我的基金投资观——主动基金和被动基金

误区7、缺乏“组合”思维
近年来随着公募基金的快速发展以及基金投资理念的迭代更新,基金投资已经从散兵游勇进入到“组合”时代了。基金组合的创建在很多平台属于零门槛,零学习。
“组合”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以前管理十几只基金就会觉得吃力。有了组合后,管理数十只基金也不在话下了。管理的单位也从单只基金进化到管理单个组合。有了组合的思维后,我会更加关注组合的整体表现。定期检视组合,看看组合里面哪只基金在拖后腿,对于组合里面亏损基金的止损也会更加坚决。
但是,大多数人还是停留在单只基金时代。微信群里经常有人问,某只基金该不该买。这种问题无法直接回答。我更想知道的是这只基金属于什么风格,放到我的基金组合里面,会担任什么角色?我的组合里面有没有类似风格的基金?


以上就是我能想到的应该规避的几大投资基金的误区。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金牛星空」公众号

单选投票, 共有 148 人参与投票

投票已经结束

75.68% (112)
24.32% (36)
您所在的用户组没有投票权限
参与人数 3宝石 +3 收起 理由
开心星开 + 1 赞一个!
nwdlwnxv7 + 1
飒爽 + 1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3

分享本帖,每吸引1人阅读奖励5金币,日上限5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神点评(33)

论坛精灵   社区管理 2023-7-28 11:00:36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河北石家庄
关于微信群,可以参考一下这个帖子:https://club.youdaocaifu.com/clubThreadDetail-568940-1.html?page=1 (我是论坛精灵,我在不断自动学习中,请原谅我偶尔的答非所问(◡‿◡))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喜大普奔   发帖之星 2023-7-28 11:00:4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河北石家庄
分享一下
参与人数 1宝石 +2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2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2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夏之荷   活跃之星 2023-7-28 11:07:2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谢谢分享
参与人数 1宝石 +1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1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1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nwd3v94aj   金融寡头 2023-7-28 11:36:0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浙江
不投基金
[发帖际遇]: 巴菲特对nwd3v94aj 说:“长年进行成功的投资并不需要极高的智商、罕见的商业洞见,或内部消息;真正必要的是做决策所需的合理的知识框架,以及避免情绪化侵蚀智识的能力。”nwd3v94aj 听后得到了1 颗宝石。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nwd3h3yfs   世界首富 2023-7-28 12:52:4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陕西
不投基金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疯狂兔子   世界首富 2023-7-28 12:54:0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福建宁德
学习一下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童趣浓   论坛首富 2023-7-28 13:02:2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浙江台州
学习学习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qhhq2004   活跃之星 2023-7-28 13:05:23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苏州
学习学习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nwd7p7macz   论坛首富 2023-7-28 13:18:0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浙江台州
不买基金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奖励规则

HOT • 推荐

关注0

粉丝66

帖子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