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
  • 收藏

致2022:星光不负赶路人,江河眷顾奋楫者

nwd7kwvy52   有道财富 楼主 2022-1-2 17:30:00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上海
悲观者正确,乐观者前行。星光不负赶路人,江河眷顾奋楫者。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内卷太厉害怎么办?只有读书,因为“读书破万卷”。
世界终将属于乐观主义者。
什么是大势?就是降低房地产、金融、教育、互联网等的利润和垄断,以及由此引发的过去长期对民生和实体经济的挤压和成本,大力发展制造业、硬科技、实体经济、新能源、新基建、资本市场等。百年未遇之大变局,也是百年未有之大机遇。看清这一大趋势,至关重要。每个企业每个人最终都是时代的产物。

一、货币超发、资产价格与历史大周期律
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依次是:觉醒年代;YYDS;双减;破防;元宇宙;绝绝子;躺平;伤害性不高,侮辱性极强;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强国有我。(12月6日,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
《咬文嚼字》版本:百年未有之变局;小康;赶考;双减;碳达峰,碳中和;野性消费;破防;鸡娃;躺平;元宇宙。

我们正面临全球通胀与资产价格泡沫,欧美货币超发主要三种手段:零利率或负利率、QE、直升机撒钱。截止2021年三季度,美股大涨110%多,房价大涨18.7%,土耳其房价大涨35.5%,全球房价大涨9.6%。
货币超发导致贫富差距拉大、民粹主义回潮、逆全球化、社会矛盾多发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
相对于欧美,中国这一轮的货币纪律保持的较好,虽然也付出一定代价。

民众对大部分企业家通过正当性获得财富是认可的,对创造就业、科技创新、履行社会责任是充满期待的,只是不满个别人获得财富的不正当性,以及为富不仁、高调炫富和纸醉金迷。
一个人拥有财富、权力或名气,是公众赋予的一种信任,用来推动社会进步, 做有温度、有情怀、有责任的事。

达里奥:“我们就像蚂蚁一样,在短暂的一生中全神贯注于搬运面包屑,却无暇拓宽视野,发现事物发展的宏观规律和周期及其背后的重要关联、我们在周期中所处的位置,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
172734ftfodx6kv2i1ilt1.png

二、最好的投资机会在中国
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中国有全球最大的统一市场(14亿人口),有全球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4亿人群);中国的城镇化进程距离发达国家仍有约15个百分点的空间,潜力大;中国的劳动力资源近9亿人,就业人员7亿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总量约2亿,每年大学毕业生有1000万,人口红利转向人才红利;中国的新经济迅速崛起,中美独角兽数量全球领先;中国GDP潜在增速5%左右,是美国的2倍;新一轮改革开放将开启新周期,释放巨大活力。

中国将在10年左右跃升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2021年中国经济规模将达到110万亿,占世界的比重将超过18%,相当于美国的72%。以5%左右的速度增长,大约再过10年,即2030年前后,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重回世界之巅,全球政经格局和治理版图进入新的篇章。
中国正在接近发达国家门槛。2021年中国人均GDP接近1.2万美元,世界银行发达国家的门槛值是1.26万美元,只差600美元,我们离迈入发达国家从来没有如此之近。
172734mu79i6663qqrc65o.png

三、周期之母、房地产税试点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房地产是周期之母,十次危机九次地产。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20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破裂“失去的三十年”。
2022年最大的风险之一来自房地产会否硬着陆。2021年下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房企债务违约,甚至房企资金链紧张程度堪比2008年,市场担心中国版“雷曼时刻”爆发。

当前整个行业风雨飘摇,面临20年来最萧条的寒冬,如果政策和市场不改善,相当一部分民营房企现金流可能挺不过3-6个月
房地产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当前房地产风险爆发最根本的原因来自金融,即三道红线、贷款集中度管理、额度管控、预售资金监管趋严等政策叠加。
房地产是最坚硬的泡沫,去泡沫化金融化,既要下定决心,也要有个过程,老成谋国是时间换空间。要软着陆,避免硬着陆,硬着陆根本受不了。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第一大支柱行业,2020年,房地产及其产业链占我国GDP的17%;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社会固投的27.3%,完全拉动的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1.5%;地方政府依赖土地财政,土地出让收入和房地产专项税合计占地方财政收入的37.6%;住房市值占股债房市值的66.6%。

要尽可能采取市场化手段,兼顾短期和长远。从短期化解风险来看,关键是金融政策的调整:1)允许现金流紧张房企债务展期;2)支持并购贷,行业内部自身化解风险;3)对于合理的企业开发贷、个人抵押贷尤其是刚需改善型需求,要给予满足;4)合理调整预售资金监管、供应链融资等;5)房产税试点出台时机需要慎重考量。
从长远高质量发展看,稳房价和软着陆的关键是推动房地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以城市群战略、人地挂钩、金融稳定和房地产税普征为核心的长效机制,改变过去重抑制需求轻增加供给、重行政手段轻市场手段的做法。房地产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人口是需求,土地是供给,金融是杠杆。随着人口往都市圈城市群和区域中心城市流入,通过“人地挂钩”和金融稳定实现供求平衡,房价是供求的结果。

房地产税的试点要慎重,如果不能科学合理地设计,将变成工薪税,增加工薪阶层税收负担,就像个人所得税一样,70%以上工薪阶层交,尤其现在疫情反复、经济不景气、就业压力大、还有实现共同富裕的情况下 。
房地产税试点,富人交税多,还是普通人交税多?说一个数据,我们的个人所得税70%以上是工薪阶层交的,又被称为工薪税,没有充分发挥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什么原因?我们的个税是专项征收而不是综合征收。所以,在不能实现金融实名制、不动产实名制、全国联网的情况下,部分城市试点房地产税,而不是全国普征,如果不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可能不仅不会调节收入分配,而且可能沦为工薪税,增加中产阶层负担。为什么试点而非普征呢?

2021年:经济增长8%,居民收入增长9%,投资增长5.2%,财政收入增长12.8%,税收收入增长14%。
172735fi666zn80i4kwnm8.png
172735kvaa5np5dzq5ag9d.jpeg

四、低生育率陷阱、放开三孩与鼓励生育基金
看看全球的总和生育率数据,欧洲是1.6,北美洲是1.8,拉丁美洲是2,大洋洲2.4,亚洲2.2,中国1.3,日本1.34,非洲是4,穆斯林国家是3.6。大家可以想一想,未来100年这个世界会发生什么?

中国在2020年生育率仅为1.3,比日本更低,全年仅出生1200万人,出生率创有记录以来最低水平。有证据表明,2021年生育率将进一步降低到1.1左右,出生人口可能降至1000万左右。如果政策不做大力度调整,中国将在几十年内成为老龄化程度和人口萎缩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如果总和生育率1.0,到2100年,新出生人口只有179万,还不到美国新出生人口的一半。人口老龄化少子化将深远影响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创新活力、抚养负担、民众幸福指数乃至民族复兴。
你能否想象一个场景,再过30-40年,大街上遛弯的三分之一是65岁以上老人,放眼望去,满头白发。

应该通过央行印钞票支持生育家庭。中国面临世界最严重的“低生育率陷阱”,目前已有地方政策,力度太小,于事无补,原因无非是地方政府没钱、个人没精力也没钱、教育医疗住房成本高等。
根据发达国家经验,鼓励生育资金大部分来自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提供额外补贴,设立专门机构建立鼓励生育体系。大多数的研究发现,定期的现金补贴对于生育的影响有正向作用。

当前最重要的是由中央和地方政府设立“鼓励生育基金”,从根本上解决地方政府没钱、企业和个人负担过重的问题,支持生育家庭现金补贴、个税抵扣、企业所得税减免、购房租房补贴、建设托儿所等,这在OECD国家行之有效、能够改善生育率。设计可以参考棚户区改造工程和央行碳减排支持工具,最终由央行印钱,不增加地方政府赤字和企业负担,让更多的年轻人生得起、养得起、敢生。
过去我们印钞票刺激房地产,留下高房价和鬼城。如果转变为印钞票鼓励生育,将在未来留下一批年轻人,为爱而生,酝酿下一个希望,生就对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目前生育二胎和三胎的主力人群是75年-85年的这批人,不能去指望90后和00后,原因也很简单,就是75年-85年的这批人还有多子多福的生育观念,而90后和00后不要说生二胎或者三胎,很多人甚至连结婚都不愿意。
根据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的单身成年人口还有2.4亿,其中处于独居状态的就有7200万人,预计到2021年这一数据可能会涨至9200万人。除此之外从2013年起我国的新婚登记人口人数也是一年不如一年,去年新婚登记人数只有813万对。所以,想要鼓励生三胎还是要看75年-85年的这批人。

“现在养个孩子就好比是发射卫星,花费十几年的心血和精力,确保每一个环节和数据的正确。最终发射成功,考上大学,然后就消失在了外太空,时不时的给你发射回来一些微弱的信号,给点儿钱,给点儿钱。
然后你把钱打向外太空,叮嘱吃饱穿暖。又发射回来一些微弱的信号:别啰嗦,别啰嗦。终于等到卫星在外面稳定了之后,你甚至还要花费一辈子积蓄,再去给他建一个太空站。”
172736kikcmkzgw2k6vyim.png
172736txahd0du6mtzd050.png

五、稳增长、新基建与软着陆
2021年4季度是“政策底”,政策对经济和市场将逐步友好。货币政策将经历四部曲,不急转弯-慢转弯-转弯-轰油门。
2022年五大关键词双周期、稳增长、新基建、软着陆、提估值。

应对经济下行最简单有效的办法是启动新基建,短期有助于稳增长、稳就业,长期有助于培育中国经济的新技术、新产业。如果说20年前中国经济的“新基建”是铁路、公路、桥梁的话,那么,支撑未来20年中国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新基建”则是,以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元宇宙、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为核心的科技新基建;以教育、医疗、社保、户籍等为核心的民生新基建;发展资本市场、减税降费、扩大对外开放、保护知识产权等为核心的民生新基建

未来需要警惕房地产硬着陆引发金融危机、海外疫情反复、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美联储缩债加息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动荡、政策执行一刀切能否纠偏等风险。

六、感恩时代,贡献社会
在大家的关心和支持下,“泽平宏观”坚持以科学家的精神、建设性的态度,做有温度、有情怀、有格调的研究:
《新基建》荣获中组部第五次党员培训创新教材奖,京东同品类销冠。

2020年呼吁“放开三孩”,全网5.6亿阅读,2021年从学术讨论走向社会共识和公共政策。
育娲人口研究智库(简称“育娲人口”)是致力于人口和相关公共政策研究的公益性机构,由梁建章先生、任泽平先生等牵头组建,汇聚了国内一批顶尖人口和经济专家,以推动中国人口研究和公共政策进步为使命,以客观、专业、建设性的态度,聚焦人口形势分析、趋势预测、人口流动、生育成本、生育政策、应对老龄化、人口与资源环境、人口与房地产、养老金融等领域,致力于成为人口研究顶级机构,传递社会责任正能量,为促进中国人口经济健康发展建言献策。

“泽平宏观”荣登2021年微信公号识力榜前五,为专业硬核财经头部。
“泽平宏观”微信公号订阅量突破几百万,抖音200万+,微博360万+,全网3000万+。
专业财经直播,平均每期30万-200万在线观看。
新榜发布微信公众号年度排名,泽平宏观公众号的传播力超过99.90%的运营者。

代表性观点:
2014年:新5%比旧8%好,5000点不是梦,改革牛
2015年:海拔已高风大慢走,经济L型,一线房价翻一倍
2017年:新周期
2019年:否极泰来,未来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
2020年:新基建,放开三孩
2021年:通胀预期,流动性拐点

七、心即理、知行合一、事上磨练、致良知
人的一生,无非是认识世界、认识时代、认识使命。
泰康创始人陈东升先生说,“站在一万米高空看世界,横跨一百年观察社会,这样才能看得远”。

莎士比亚说,“人生有七个阶段,嗷嗷待哺的婴儿,满面红光的学童,哀歌的恋人,长胡子的士兵,身经百战的将军,戴眼镜的政治家,返璞归真的贤者” 。
一位谢幕的枭雄引用朗费罗的诗歌:在世界辽阔的疆场上,在生命露宿的营地上,别作默默无声、任人驱使的羔羊,要在战斗中当一名英勇无畏的闯将。

在历史的长河中,商业利益、个人得失和一时名利,都将消逝,唯有情怀、梦想和思想才能永存。
无厚德,不载物,杯子无法容纳大海,容纳大海的是拥有大海的胸怀。人生最大的对手是自己,无我不执。人生最强悍的是放下自己,成就别人。人若无名,专心练剑。人若有名,留心公益。上善若水,以无事取天下;道隐无名,无为而无不为。

白驹过隙,沧海桑田,追问人生的终极意义是什么?心即理,知行合一,事上磨练,致良知。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心即理,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致良知,勉其一生为改革鼓呼,为民生请命。
我们这一代人很幸运赶上时代发展的大潮,我深信只有为社会、为他人创造价值,才能实现自身价值。感恩时代,贡献社会。我们每个人对世界的看法,都是内心修炼的影子。

展望未来,我们选择深信时代的进步,深信梦想的力量,深信自由的光芒。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也不放弃底线和梦想。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勇敢前行。相信爱情,即使它给你带来悲伤,也要相信爱情。有时候爱情不是因为看到了才相信,而是因为相信才看见。
本文经授权转自「泽平宏观」公众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神点评(1)

YaQin   活跃之星 2022-1-2 17:31:26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上海
勇敢前行
参与人数 1宝石 +3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3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3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奖励规则

HOT • 推荐

关注2

粉丝73

帖子3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