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中信建投发布了研报《2021年宏观经济十大展望(上)》,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联席负责人、宏观&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黄文涛对2021年中国宏观经济做了深度展望。摘取黄文涛的核心观点如下:
增长前高后低,基准预期下,2021年GDP增速中枢为9.5%,节奏上由20.1%回落至5.6%,年底回到潜在增长率附近。结构上看,消费、制造业投资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房地产投资增速回落有限,基建投资增速低位,出口前猛后弱。
通胀有惊无险,预计明年1月CPI将转为负值,而后走高到6月起再开始回落、震荡,年CPI同比低于1%,全年呈M形走势。PPI同比改善,至明年二季度转正,5-6月高点或超过3%,此后回落,年PPI同比约1.5%。
防风险回C位,经济企稳后,对风险防控的关注度重回C位,跨周期调节、货币总闸门频繁提出,对于实现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政策重回中性后,短期内微观层面的违约风险事件发生的频率和规模会相对加大。
政策回归中性,货币政策需把好货币供应总闸门,适当平滑宏观杠杆率波动。社融增速和M2增速即将陆续见顶回落。鉴于微观企业活力是否恢复需要观察以及微观、中观风险将持续释放,货币政策预计将慢踩刹车,相机抉择。明年财政政策也将边际收紧。
改革开放阔步,未来我国将在以要素市场化为主的经济体制改革、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高水平对外开放上加大力度、加快进度、拓展深度,使各项改革朝着推动形成新发展格局聚焦发力。
其中,就GPP发展情况,黄文涛分析认为,从生产端看,今年受疫情影响,三大产业运行节奏总体均成V字形走势,Q1停产停工下二产受影响最大,Q2推动复产复工下二产改善幅度也最大,Q3疫情基本妥善控制,三产改善最为明显。Q4展望来看,一产假设增长3.5%,与往年Q4增速相同;二产单季增速由于已恢复到正常水平,再提速概率较低,假设仍为6%;三产在服务性消费场景管控政策放松、消费者对疫情担忧降低背景下,仍有提升空间,但国庆旅游、电影等消费数据显示仍未完全恢复,假设增长6%,则Q4 GDP增速中枢为5.8%,2020年GDP增速中枢为2.1%。
在他看来,在2021年中国GDP总量基本回到常态水平的假设下,预测2021年GDP增速时,假设未发生疫情的情景下,中国GDP实际增速每半年放缓0.1个百分点,可测算得到2021年实际GDP总量,再与2020年实际GDP总量相比,得到2021年GDP增速中枢为9.5%,节奏上逐季回落,由20.1%回落至5.6%。但回落是基数效应扰动,并非经济动力不足,叠加核心CPI、PPI回暖,经济整体处于繁荣阶段。
针对房地产投资,黄文涛指出,国内疫情高峰过后,地产企业有赶工交付需求,居民前期购房需求压抑集中释放带来住房市场短期景气度回升,地产投资快速回升,三季度当季投资增速约12%,前三季度累计投资增速5.6%,预计全年增速在6-7%之间。8月房地产企业座谈会传达重点房企融资新规的“三条红线”政策,8-9月房企新开工、施工面积单月增速持续下将,购地面积明显下滑。施工面积与房地产开发投资中建筑工程相关性较大,将对后期房地产开发投资形成一定拖累;而当前的土地购置面积和成交价款一般影响3个季度后的土地购置费,而今年4月以来土地成交价款增速明显回升,将对2021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形成一定支撑。因此2021年地产投资增速不会因融资政策收紧而明显失速,尤其上半年增速预计较高,全年增速或可实现5%左右,节奏是上半年增速先走高,下半年转向回落。
就通胀情况,黄文涛指出,通胀有惊无险——
1,CPI:猪周期驱动CPI呈M形走势。今年以来CPI同比大幅回落主要受猪肉价格高基数影响,6-7月受到季节性因素和汛情影响出现阶段反弹。未来展望来看,核心通胀率在消费恢复中预计有从低位小幅上行可能,但猪肉价格仍将是拉动CPI回落的主要动力,假设猪肉价格在供给恢复下逐步回落,至明年末降至25元/kg附近,结合CPI历史环比数据的季节性规律,今年11-12月CPI同比将下降至0%左右,明年1月转为负值,而后走高到6月起再开始回落、震荡,全年呈M形走势,年CPI同比低于1%。
2,PPI:海外和国内经济复苏带动下,PPI延续回暖趋势。由于PPI与原油价格走势相关性极大,因此对远月PPI走势的预测更多需要预测原油价格的走势。今年在疫情爆发初期的影响下,全球经济活动停滞,原油价格大幅下跌,此后随经济活动的渐进恢复,原油价格已开始反弹。秋冬欧美地区虽然疫情出现反弹,但对生产经营活动影响有限,因此原油价格虽受到拖累,但下跌幅度也有限,但四季度由于去年高基数原因,PPI或仍在-2%左右运行。目前原油价格仍处于历史低分位水平,明年全球经济大概率走向复苏,原油价格有望上行,假设原油价格从当前的43美元逐步回升,至明年底达到50美元,PPI同比到明年二季度将转正,5-6月高点或超过3%,此后回落,全年呈倒V形,年PPI同比约1.5%。
3,另外从货币供应量来看,M1增速领先PPI同比约9个月,M1增速的走升意味着城投企业、房地产企业资金开始宽裕,制造业企业投资意愿提升,对应基建投资、地产投资、制造业投资需求回升,提升生产资料的需求和价格。今年初以来M1增速触底反弹,有利于PPI走出通缩。
黄文涛还认为,经济企稳后,对风险防控的关注度重回C位。7月30日,会议指出,完善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和调节,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跨周期”的说法首次出现在级别会议通稿中,体现相对于实现稳增长的“逆周期”调节而言,层面开始明确关注防风险。8月17日,郭树清在《求是》发表题为“坚定不移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的文章指出,今年总体杠杆率和分部门杠杆率都会出现较大反弹,金融机构的坏账可能大幅增加。由于金融财务反应存在时滞,目前的资产分类尚未准确反映真实风险。10月21日,易刚在2020金融街论坛年会表示,货币政策需把好货币供应总闸门,适当平滑宏观杠杆率波动,使之在长期维持在一个合理的轨道上。货币政策要把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平衡,既不让市场缺钱,也不让市场的钱溢出来,保持货币供应与反映潜在产出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基本匹配。
黄文涛表示,预计明年违约风险事件点状发生的频率和规模加大。今年疫情后积极的宏观政策掩盖了部分风险,在政策支持下各类造血能力不强的主体得以生存。明年在政策取向更为关注防风险后,宏观政策易紧难松,从长期的角度,对于实现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增长具有重要意义,但在短期内也会造成实体经济面临一定的融资困难,微观层面的违约风险事件预计发生的频率和规模会相对加大。如2021年3月31日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实施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优惠政策到期后,预计有部分企业贷款不能按时还本付息,根据我们银行组研究团队的测算,如果不考虑核销、不考虑还款率等处置方式,将会导致银行不良率提高16-32bp。信贷和其他融资方式的风险是联通的。近期出现的一系列信用债违约事件,是政策转向中性过程中的必然结果,2021年会进一步扩大加剧。
风险提示: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明年的经济情况会比今年更好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