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
  • 收藏

晨读|家的温度,藏在说话的语气里

富甲一方   发帖之星 楼主 2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西上饶
晨读 | 家的温度,藏在说话的语气里

新华社

和言者,悦人心;厉声者,恼人意

看过这样一句话:“家是讲情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

说话的语气里,藏着整个家的气运。

换一种语气,就是换种方式相处。

换一种说话方式,就是为家迎来更多的福气。

01

责备的语调,再对的话也像刀子

古语有言:“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

指出别人的过错时不要太刻薄,要考虑对方能不能接受。

疾言厉色会给人的心里留下隔阂,而宽慰却能化解内心的不安。

亲人之间,理解永远比指责更有力量。

当你停止苛责,试着理解与共情,彼此间的距离便会慢慢拉近。

用宽慰代替责备,不是纵容错误,而是给予理解与改正的机会。

当家人感受到这份体谅,心结自然解开,反而更愿意主动承担责任,改正过失。

如此,家中怨气消散,和气方能长存。

02

柔软的声音,再小的光也能暖心

家人之间,再占理的事情,一旦用强硬、对抗的语气说出,也容易引发无休止的争吵。

言辞之间若总是带着怒气、指责,人心便会越来越远。

语气之间,透露出尊重与关怀,真正被听进心里,化解矛盾。

有时候说软话,不仅能解决问题,还让双方的心里都舒坦。

当话语里没有了咄咄逼人的**味,家人才会卸下防备,更愿意倾听彼此真实的心声。

一个家的气运,往往就在这“硬话软说”的转变中,悄然向好的方向流转。

03

反问得多了,矛盾也就多了

有人发问:“你见过生活中最低情商的说话方式是什么样的?”

看到一条高赞回复:“习惯性反问。”

脑中立即浮现曾在家中听到过的这一类话语:“你怎么总是这样?”“你就不能懂点儿事吗?”……看似是在询问,实则在宣泄不满、指责甚至嘲讽。

但实际上,这样一味地发泄情绪,只会让人心灰意冷,甚至引发更激烈的逆反情绪。

若带着情绪的反问脱口而出,原本的关心就会变成埋怨,制造更深的误解和敌意。

对家人多一分温言软语,多一分耐心倾听,家中的戾气便会消散,和睦自然生长。

当话语不再充满挑衅和指责,家才能真正成为疲惫心灵的归宿。

古语有言:“和言者,悦人心;厉声者,恼人意。”

真正有福气的家庭,都懂得把那些可能刺伤亲人的话语,在嘴里转个弯。

丢掉一些质问,加上几分体谅,家便会开始升温。

那些温和的、尊重的、充满善意的话语,会悄然改变着一个家的氛围与未来。
参与人数 1宝石 +1 收起 理由
东方永恒 + 1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神点评(6)

大球   论坛守护神 2 小时前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
家的温度
参与人数 1宝石 +3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3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3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nwd7p7ryuk   金融寡头 2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上海
家的温度
参与人数 1宝石 +2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2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2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nwd334tu3   活跃之星 2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安徽六安
家的温度
参与人数 1宝石 +1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1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1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萤火微凉浅草暖   论坛首富 2 小时前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北京
哲理好帖,建议加精。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异域飞翔   世界首富 2 小时前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陕西西安
新华社和言者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萤火微凉浅草暖   论坛首富 1 小时前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北京
了解一下。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奖励规则

HOT • 推荐

关注550

粉丝415

帖子79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