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
  • 收藏

解开理财产品收益率“落差”之谜央广网近期,北京投资者小文在某 ...

鱼羊鲜   论坛守护神 楼主 2024-9-4 06:10:5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南京
解开理财产品收益率“落差”之谜

央广网

近期,北京投资者小文在某银行APP上购买的纯债理财产品遭遇“收益落差”。“当时选择这只理财产品的原因是其所展示的收益率排在同类理财产品前列,但自购入以来,该产品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产品展示页面的收益率还有参考价值吗?”小文满脸疑惑。

理财产品展示收益率与投资者实际持有感受不一致向来备受关注。那么,为何会产生这种“收益落差”,近期的“落差感”为何尤为明显,理财产品展示的收益率又该如何参考?

展示有技巧:选最耀眼时段

小文两周前在某国有行手机银行APP上买入其代销的某理财公司纯债理财产品,该产品展示的年化收益率为3.74%,是自2018年8月19日成立以来(截至9月2日)的收益率数据。记者细查该产品详情页面发现,其近期实际表现明显低于展示收益率:近一个月年化收益率仅为0.08%,而近三个月、六个月和一年的年化收益率也远低于历史高点,分别为1.97%、2.46%和2.75%。其好收益率主要产生于2019年、2023年,年化收益率分别达到4.42%、4.31%。

此外,记者梳理发现,该银行APP所售的其他理财产品,于显著位置展示的产品收益率,基本是在符合监管要求下的最佳收益率。例如,某款固收增强类理财产品展示的收益率为3.03%,是近六个月年化收益率,高于其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2.81%,有的产品则是展示业绩比较基准。如此多样化的展示方式,难免让初入市场的投资者眼花缭乱、难以参考。

“业绩表现是理财产品获客、稳客、活客的重要抓手,因此渠道端在符合监管要求的前提下,通常倾向选择最佳收益率展示业绩,这有利于理财规模稳定。”光大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表示。

事实上,理财产品业绩展示一直是业内比较关注的问题。早在去年11月,中银协就发布了《理财产品过往业绩展示行为准则》,对理财产品过往业绩展示进行了明确规范。

此外,央行也在《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醒投资者理性看待理财产品过去的收益率和投资者未来可实现的收益率。央行表示,一方面,今年以来部分资管产品尤其是债券型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明显高于底层资产,主要是通过加杠杆实现的,实际上存在较大的利率风险。未来市场利率回升时,相关资管产品净值回撤也会很大。另一方面,理财产品动态发布的年化收益率是当前时点的预期收益率,是按过去一段时期的收益率,线性推算出的未来一年收益率,投资者未来赎回产品时实际获得的收益率是不确定的。现在净值越高,意味着是在更高的价格位置投资,未来的损失风险可能越大。

债市调整拉低近期理财收益

小文所投资的理财产品为纯债类,其买入时点恰逢本轮债市调整起点。8月以来信用债走弱,目前信用债收益率普遍上行至7月降息前水平,根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数据,截至今年6月末,理财产品持有信用债12.57万亿元,占总投资资产的41.13%。受信用债回调影响,理财产品净值持续下行,据光大证券金融业研究团队测算,8月中下旬固定收益类理财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跌破2%。

关于引发本轮信用债调整的原因,天风证券固收分析师孙彬彬认为主要有三点:第一,8月初央行监管加码,债市利率出现明显上行。尽管随后利率又快速回落,但该调整过程仍然对信用债市场造成明显影响。第二,在调整前,一级市场信用债认购情绪处于历史高位,截至8月23日,信用债1倍以上投标量占比达84%。同时,信用债投资性价比明显降低,信用利差被压缩至历史较低水平,投资收益率处于低位,吸引力大幅下降。第三,银行理财机构出于保持流动性的目的,有一定的债券型基金赎回行为,负债端压力引发了基金公司对信用债的抛售行为。

债市波动加剧、理财产品净值走跌、理财对债券型基金的赎回力度加大,不免让人联想到2022年底的赎回潮,引发市场对理财赎回风险的担忧。业内人士表示,尽管理财收益率承压下行,叠加8月末部分理财资金惯性回流至母行,近期部分交易日确实呈现出理财规模小幅下降态势,但尚未观测到资金趋势性流出压力。工商银行北京地区某营业网点理财经理告诉记者,尽管当前其代销的多只固收类理财产品净值波动加剧,但从客户反馈来看,尚未出现集中性、大规模赎回现象。

值得一提的是,因债券型基金可“一键赎回”,银行理财机构一定程度上将其作为流动性管理工具,根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数据,截至今年6月末,银行理财对公募基金的投资占比为3.6%,且以债券型基金为主。

“当前部分机构出于防御风险和储备流动性的考虑提前赎回债券型基金,流动性相对较弱的低等级城投债、长端信用债被抛售。因此本轮信用债调整更多受机构行为影响,居民端暂未出现明显的赎回行为,短期内赎回压力相对可控。”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往后看,若信用债赎回情况未有效缓解,进一步拖累理财产品净值下滑,加重负债端压力,则机构需密切关注居民端理财赎回行为变化。

“赎回潮”短期恐难再现

多位理财业内人士认为,尽管8月以来,利率债及信用债的调整明显加大了利率风险与流动性风险,但还不至于引发类似2022年底的理财“赎回潮”:一方面,基于当前经济基本面及政策的综合考量,此轮债市调整或仅为阶段性;另一方面,银行理财中短期内流动性充裕。

“今年三季度以来,理财规模整体呈现稳步扩张态势,资产端欠配压力仍在,负债端资金整体充裕稳定。此外,2022年底以来,银行理财机构的资产配置行为发生明显改变,低波稳健成为主流,理财产品杠杆率较低。尽管今年以来银行理财加大了对3-5年期信用债的配置力度,且存在通过公募基金拉长久期的情况,但理财资产配置仍处于偏防御状态,赎回公募债券型基金后倾向购买同业存单、同业存款等低波动、短久期的高流动性品种。”王一峰说。

某股份行理财公司人士坦言,2022年理财行业尚处于转型初期,彼时还有大量理财产品采用摊余成本法,业内对于利率波动如何传导到产品端、产品端又如何传导至客户行为认知有限,使得投资者集中赎回时,行业措手不及。经历上次挑战后,行业已做足相关准备。

“一方面,2022年底以来,我们新发行的理财产品趋向短期化,同时其配置的资产久期更短,这类资产对利率波动的敏感性更低;另一方面,公司内部建立了完善的流动性管理机制与应对流程,从利率波动到产品投资运作,再到客户申赎行为变化,不同的市场情况有不同的应对机制。”上述理财人士告诉记者。

此外,投资者对市场的认识更加客观理性也是重要原因。“2022年那会儿,别说理财产品亏损了,稍有点波动,投资者就会投诉。但是现在投资者可以接受正常幅度的波动,不同系列的产品有不同的波动范围,比如上下几十个基点,投资者都是可以容忍的,只要别亏钱就行。”另一位理财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因此本轮债市的调整对银行理财产品影响有限,进而传导至客户行为层面的影响就更有限了。

展望未来,明明建议,若后续信用债市场调整余波未了,理财配置方面宜保持流动性,不宜过度下沉和拉长久期,应关注当前表现较好的短端高等级城投债;若后续债市调整快速平息,可关注本轮调整幅度较大的板块,例如把握二永债板块收益率在债市企稳后的下行空间,以及部分中长期债券调整后的收益价值。
参与人数 2宝石 +2 收起 理由
fkbpdkl + 1
飒爽 + 1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2

分享本帖,每吸引1人阅读奖励5金币,日上限5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神点评(6)

大球   论坛守护神 2024-9-4 06:13:29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
理财产品
参与人数 1宝石 +3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3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3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小溪清流   世界首富 2024-9-4 06:37:3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上海
理财产品
参与人数 1宝石 +2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2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2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lqm2015   世界首富 2024-9-4 06:40:3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四川成都
了解一下
参与人数 1宝石 +1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1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1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fkbpdkl   论坛守护神 2024-9-4 10:41:28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泰国
理财产品展示收益率与投资者实际持有感受不一致向来备受关注。
[发帖际遇]: 神秘人对fkbpdkl 说:“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绝大多数人都是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创造价值,然后利用这价值去享受更好的生活或者服务,而如果每样事情都试图自己去折腾,看似节省了那么点钱,但整体算下来的结果多半是费力不讨好。”fkbpdkl 听后得到了1 颗宝石。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jpgqyz   活跃之星 2024-9-4 14:57:2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学习一下。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nwd3u4747   金融大鳄 2024-9-4 15:13:0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上海
了解一下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奖励规则

HOT • 推荐

关注525

粉丝577

帖子156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