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
  • 收藏

蜗居:居有屋,不求大。《三国志.管宁传》中有这样一段话:“自 ...

健康快乐   发帖之星 楼主 半小时前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上海
蜗居:居有屋,不求大。

《三国志.管宁传》中有这样一段话:“自作一瓜牛庐,净扫其中,营木为床,布草蓐其上。”

管宁,是三国时名士、学者,因为“割席断交”的典故,被大家熟知。

他三番五次拒绝做官,隐居在乡野,耕种、教书为生。

他做事非常低调,对生活物质的要求特别低。

他在中原居住期间,总是坐在一个小小的木榻上,五十年过后,人们发现他的被褥,小床都有磨穿的痕迹。

或许正是这份淡泊名利的生活,让他活到了八十多岁,也被曹魏政权青睐,以“安车蒲轮,束帛加玺”的礼节去聘请他。

无独有偶,宋代的刑部侍郎周珌,退休之后,住在吴兴城的铁佛寺,后来寄居在天圣寺。

他一直没有自己的房子,但是日子很从容。他还对他人送的美酒等,都送回。大家都点赞他的清廉。

没有大房子,只有小房子。就像蜗牛一样,背后的房子,只能承载起自己而已,容不下另外的人。

如果你过了五十岁,还求大房子,要奢华生活,那么你会耗费一大笔钱,真的可以把半生的积蓄都耗尽。

五十岁之后,你在赚钱方面,也会力不从心。毕竟身体的状况,就摆在那。人不可能永远都强壮如牛。

对房子的要求降低了,你才会体会到,所谓幸福,就是:“一屋两人,三餐四季。”

你的儿女长大了,慢慢会独立,会有自己的小家庭。你的家,也就是老夫妻一起过日子,根本不要太大。

房子大了,对于老人来说,反而有清扫的麻烦,如果一直有很多人居住其中,又总是待客,这也是很烦恼的。

在小屋里过日子,人的欲望会降低,夫妻的距离会近一点,自然就亲密无间。至于子孙来了,住旅馆也行;也没有几回来,不必留下什么大房子,什么都考虑周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神点评(2)

大球   论坛守护神 半小时前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
居有屋,不求大。
参与人数 1宝石 +3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3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3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yuedi259   金融大鳄 21 分钟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上海
居有屋,不求大
参与人数 1宝石 +2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2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2

[发帖际遇]: 神秘人对yuedi259 说:“规则的改变必然带来财富的重新分配,大到朝代更替,小到报纸上的一个头条新闻,均是规则改变的表现形式。只要有心,自然可以发现其中的发财机会。 ”yuedi259 听后得到了1 颗宝石。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奖励规则

HOT • 推荐

关注21

粉丝130

帖子78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