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
  • 收藏

【晨读】如何经营好你的35-55岁35岁至55岁这二十年,被称为人生 ...

富甲一方   发帖之星 楼主 4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西上饶
【晨读】如何经营好你的35-55岁

35岁至55岁这二十年,被称为人生的“黄金二十年”,又叫“承压二十年”。

这个阶段,我们有了一定的积累。与此同时,责任与压力与日俱增,身体机能也悄然下滑。

恰好,人生的重大决策都集中在此。经营好这段时光,才能为往后余生奠定基础。

该如何经营这段宝贵时光?

6个建议,可以帮助我们布局好这二十年。

01

经营健康:从“消耗”到“投资”。

作家冯唐曾给过一句忠告:不要在40岁前,让自己油尽灯枯。

什么意思呢?

简单来说,就是不要去做特别消耗自己的事。

超负荷的工作、不良的生活习惯、有毒的关系,都在不断消耗着我们的生命能量。

健康是基础,一旦提前把自己折腾得“油尽灯枯”,一切就都没了。

正如有句话所说:聪明人投资健康,明白人储蓄健康,糊涂人透支健康。

人到中年,肩挑背扛,身体一旦亮起红灯,就无法应对生活的磋磨。

规律生活,打造一个硬朗的身体,才不至于让疾病榨干钱包;做好精力管理,保持高能量状态,才能持续成事。

02

经营财富:从“挣钱”到“理财”。

你算过每年花多少钱吗?

有网友曾统计了自己一年的部分消费账单:

只是奶茶、穿衣打扮、交通、聚餐、电子产品这五项,就花了近5万元。

你是不是也一样,赚钱如蜗牛,花钱如流水?

每年勤勤恳恳赚钱,却又在不知不觉中漏财。

消费主义盛行的今天,和赚钱同样重要的是学会理财。

巴菲特曾说过:只富一次。

意思是,一个人一生赶上一次风口不容易,一旦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后面就要谨慎行事。

35岁以后,通常有了一定积蓄,但同时又是容易返贫的阶段。

无节制地消费,失败的投资,走错任何一步,就会满盘皆输。

社会学家托马斯的一项社会调研显示,全北美的百万级富翁都有自己详细的理财规划。

对普通人而言,更应该置顶财商。

提高认知,才不至于让家庭迅速返贫;让钱生钱,才能为未来做好准备。

03

经营事业:从“执行”到“深耕”。

美国普利策奖得主戴维·希普勒提到过一个现象:每天清洗几十台汽车的洗车工,自己无车可开;

跟大把钞票打交道的银行职员,户头只有2.02美元;

医学教科书编辑工作十年,也赶不上牙医一年的收入……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也是如此,陷入穷忙的怪圈。

年轻时还可以拼体力,但35岁以后,年龄体力优势明显减弱,职业危机加剧。

这个阶段就需要深耕自己,打造职业的“护城河”了。

很喜欢《认知突围》里的一句话:

“长时间的低质量忙碌,只要公司没倒闭,谁都可以做到。难的是打破自己,从旧的躯壳里长出新的生命。”

35岁-55岁,学会布局工作,全方位升级自己,才能逆流而上,稳坐钓鱼台。

04

经营家庭:从“责任”到“港湾”。

现实生活和影视作品中,我们都时常看见这样的案例:

有人把家人当负担,不供养父母,不善待伴侣,不养育子女,结果等他年纪大了,被伴侣嫌弃,子女冷落,日子过得异常凄凉。

世间任何关系,都有因果。

你怎么对待家人,你就有怎样的生活质量。

一个温暖幸福的家,不是凭空得来的,而是需要你用智慧,用心去经营。

这世上真心待你的人不多,最不可敷衍的就是家人。

家人才是在黑暗中默默抱紧你,在无助时死死支撑你,在大雨中为你撑伞的人,才是你最值得珍惜的人。

“人生不过是居家,出门,又回家。”家,是我们一生的避风港。

从今天起,置顶家人的感受,对家人多一分耐心,多一点细心。

愿你,厨房有声,卧室有话,和家人有分享不完的快乐,把日子过得活色生香。

05

经营自我:从“外界”到“内心”。

犹太人问他们的神:Who are you(你是谁)?

神给出的回答是:I am who I am.(我就是我)

简单来说就是,我知道我是谁,我成为我所是。

年轻时,我们渴求外界的认可,追求门外的繁华。

到了一定年纪,才慢慢懂得:生活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向内求,成为自己,过好自己的日子,才不负此生。

特别喜欢蒋勋说的一段话:

“生命里第一个爱恋的对象应该是自己,写诗给自己,与自己对话,在一个空间里安静下来,聆听自己的心跳与呼吸。

我相信,这个生命走出去时,不会慌张。”

往后余生,在岁月中修炼自己,一步步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06

经营圈子:从“广度”到“深度”。

伦敦大学一项社会调查结果显示:35岁后的人际关系每减少10%,生活满意度会提升17%。

年轻的时候,我们觉得朋友越多越好,到了一定年纪,就会发现很多人不值得请进生命。

就像企业家冯仑的“10-30-60”法则说得那样:

遇到困难时,能帮你的,不超过10个人;

经常打交道的,做过点事的,不超过30人;

而打起电话来记得住这个人,比较了解,但很久没见的“朋友”,最多也就是60个。

35岁以后方懂,朋友不在于多,而在于精。

往后余生,学会精简你的圈子,远离消耗你的人。

寻知己二三,在懂你的人里散步,才能体味深度关系给你带来的愉悦。

马未都曾说过一句话:

“人最好的日子是三十五岁到五十五岁,我是过来的才敢说,这二十年是你的黄金时期,你要做事、干什么都是这二十年。”

35岁,是人生新的开始。

点个推荐,接下来的日子,认真活,好好走,才算是不辜负人生这一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神点评(3)

喜大普奔   论坛守护神 4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河北石家庄
浏览一下。
参与人数 1宝石 +3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3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3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大球   论坛守护神 4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
可以看看
参与人数 1宝石 +2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2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2

[发帖际遇]: 拿破仑对大球 说:“人类的行动主要受两种力量驱动:恐惧和自利。” 大球 听后得到了2 颗宝石。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nwd7pv29pk   论坛守护神 4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上海
如何经营好你的35-55岁
参与人数 1宝石 +1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1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1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奖励规则

HOT • 推荐

关注555

粉丝419

帖子82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