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
  • 收藏

银行能干啥?银行与危机~(悟了)

飒爽   论坛守护神 楼主 2022-10-15 06:52:36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北京


最近,一位股份行理财经理对第一财经记者说道:“最近又有不少客户来咨询产品收益率下调的事,大家都比较关注。”

银行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市场的反应不可谓不大。

不管是从宏大的切面来看,还是从微观的视角审视,银行之于社会很是重要!

065000kwx7v7j580b9owwd.png

银行能干啥

银行是个神奇的存在!神奇之处在于,它让无数人离不开、戒不掉。


要回答为啥人类不能没有银行,得从它的身份属性说起。一般而言,我们所说的商业银行,担当着如此多的职能:

1、充当信用中介

商业银行作为货币借贷双方的“中介人”,通过负债业务(集中社会上各种闲散资金)和资产业务(将资金投放到需要资金的国民经济各部门),实现资本的融通,对经济结构和运行过程进行调节。

2、变货币收入为货币资本

银行通过负债业务,将用做消费的积蓄和收入由零星变为巨额,由闲置变为有用,由短期变为长期,然后再通过资产业务把汇集起来的货币资金提供给生产经营者使用。

使收入变为资本,有利于扩大社会资本总额,加速社会生产和流通的发展。

3、充当支付中介

商业银行为顾客办理与货币收付有关的技术性业务,例如保管货币、贵重金属券,从而成为客户的“账房”和“出纳”。

4、创造派生存款和信用流通工具

商业银行在信用中介职能的基础上,通过存贷业务的开展,能够创造派生存款。

另外,还可以通过发行支票、本票、大额定期存款单等信用工具,满足流通中对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需要。

所以说,经济的发展需要银行,居民的财富增值也离不开银行的帮衬。

065001h617imlls7yi86xa.png

银行与危机

救银行等于救经济!这是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理论的核心大意。

在全球部分央行收紧货币政策之际,全球市场波动频频,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显得格外应景。

065001q8ss8fmd9tt9huhw.jpeg

瑞典皇家科学院当天发表声明称,获奖者的研究成果“加深了我们对银行在经济中作用的理解,尤其在金融危机期间”,其中一个重要发现是“为什么避免银行倒闭至关重要”。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伯南克等人的研究,对应对当下而言具有重要启发意义:经济周期和金融周期运行有基本的市场规律,比如过度杠杆化是风险之源,监管的放任则火上浇油。

此次诺贝尔经济学奖,花落宏观经济学当中的银行这一分支,历史上来看,还是首次。

预计,未来相似情况出现时,针对这个理论,更多国家会完成从“我知道,到我行动”层面的过渡。

提及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奖者,各个都很有分量: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教授道格拉斯·戴蒙德和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教授菲利普·戴维格。

事实上,他们所探讨出来的这套理论并非新生事物。早在上世纪80年代,伯南克对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做出了深刻研究。

戴蒙德和戴维格合作建立了一个著名的银行挤兑模型。从博弈论均衡的角度,论证了银行机构的脆弱性和银行挤兑发生的可能性,从而在经济学界一鸣惊人。

银行,一半“天使”,一半“魔鬼”。

前文我们提到,银行之于人们生活的重要性。不过,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

银行的天然软肋在于:害怕挤兑。毕竟,一个人存在银行的钱,变成了无数的贷款发放给许多人。由于业务和属性的相似,银行与银行之间,更是环环相扣。

所谓银行挤兑,是指大量的银行客户同时到银行提取现金的现象。

它往往是由信用度下降、传闻破产等原因导致许多人出于害怕失去积蓄的恐惧造成的。

信任,是银行能够正常运转的前提,信任本身就带着人为的感情,说不太清。

德剧《坏账银行》的故事讲的是,95后女主雅娜,如何从任人欺负的职场菜鸟,进阶到做空欧洲第三大投资银行,使其发生挤兑现象,濒临破产的故事。

当挤兑现象出现时,若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不足以支付,则有可能会使银行陷入流动性危机,进而破产倒闭。

据报道,诺奖评审委员会表示,要使经济维持运转,储蓄必须用于投资。然而,这里有一个矛盾:储户希望在意外发生之时立即提取资金,而企业和房主需要确保危机发生时他们不会被迫提前还贷。

理论归理论,真碰上了,这套理论能否有用武之地?在某种场景下,伯南克给我们打了个样。

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殊荣之所以颁给他,一方面是他在80年代对大萧条的研究,另一方面也是对他担任美联储主席期间对抗次贷危机的肯定。

2008年的次贷危机,给伯南克提供了一次将理论付诸实践的机会。

应对大萧条,美国学术界的普遍看法是,只要放足够的“水”,注入充足的流动性就能避免危机的进一步升级。这也是发生类似情况时,大多数西方国家的主流做法。

伯南克当然认可保持宽松流动性的重要性。不过,他认为流动性无法完全解释30年代的大萧条,他把关注点放在了非货币因素上。

在他早期的一篇论文中有一段这样的阐述:始于1929年的大萧条原本是一次普通的衰退,但是1930年发展为银行危机,大量挤兑导致银行破产,银行数量在3年之内减少了一半。

而银行大量破产之后,市场上的借贷成本变得昂贵,最终使得信贷紧缩,造成对总需求的影响,这是30年代大萧条的重要原因。

有了这样的理论作为支撑,在伯南克担任美联储主席期间遭遇次贷危机时,他采取了双管齐下的应对办法,一方面采取大规模的量化宽松,同时,尽量避免大型金融机构倒闭让危机升级。

因此,我们看到,当时除了雷曼兄弟倒闭外,其他一些美国的银行得以正常运行。

既然信心如此重要,戴蒙德和戴维格建议由国家向银行提供存款保险,这样就可以成功提升储户信心,也可以让银行更好地帮助投资人抵御风险。

近期,瑞信深陷破产传闻,其债务违约保险成本飙升阶段性高位。市场上,认为他会不会是下一个雷曼兄弟的讨论也不绝于耳。

分析人士认为,该行正深陷危机中,亟需通过深度改革和重组走出困境。不过, 真实情况到底怎样,众说纷纭。

当然,信任银行的前提条件在于,银行本身的业务不是为了坑用户而产生的。


065001q1zfx5v8fg7mwzk7.png
参与人数 2宝石 +2 收起 理由
大球 + 1
开心星开 + 1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2

[发帖际遇]: 马云对飒爽 说:“不要贪多,做精做透很重要,碰到一个强大的对手或者榜样的时候,你应该做的不是去挑战它,而是去弥补它。”飒爽 听后得到了2 颗宝石。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神点评(5)

论坛精灵   社区管理 2022-10-15 06:52:39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北京
欢迎大家多提意见建议,这样平台会变得更好,我们会认真听取,不断改进~(我是论坛精灵,我在不断自动学习中,请原谅我偶尔的答非所问(◡‿◡))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大球   论坛守护神 2022-10-15 06:54:17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
悟了。。。
参与人数 1宝石 +2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2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2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nwdujlpahr   金融大鳄 2022-10-15 16:18:3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北京
了解银行
参与人数 1宝石 +2 收起 理由
飒爽 + 2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2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携手共进   论坛守护神 2022-10-15 16:21:0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北京
害怕挤兑
参与人数 1宝石 +2 收起 理由
飒爽 + 2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2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开心星开   论坛守护神 2022-10-15 16:26:10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苏州
财富增值
参与人数 1宝石 +2 收起 理由
飒爽 + 2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2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奖励规则

HOT • 推荐

关注130

粉丝788

帖子104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