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
  • 收藏

小米雷军的口碑为什么反转成负面的了?

w7kk37qg7nzs   投资总监 楼主 5 小时前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小米雷军的口碑为什么反转成负面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神点评(10)

喜大普奔   论坛守护神 5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河北石家庄
小米雷军口碑反转成负面,主要源于以下几方面原因:

产品问题引发信任危机:小米汽车(如SU7)交付后,出现品控瑕疵(如车机卡顿、续航虚标、车身异响等),叠加成都车祸事件及“车门锁死”争议,触及汽车安全底线,导致用户“安全焦虑”。手机业务方面,高端产品创新不足,中低端机型被指“减配”,性价比标签反噬,用户对产品体验的落差引发不满。

营销与宣传争议:雷军及小米高管过度依赖营销话术,如“对标保时捷”“50万内无对手”等表述,被指“过度自夸”“虚假宣传”。部分产品宣传存在“大字吸睛、小字免责”的套路,引发用户对“模糊宣传”的抵触。此外,全员网红化营销导致“真诚感”失真,用户审美疲劳。

用户群体与定位变化:小米从“性价比”转向“高端化”,部分老米粉认为雷军“背叛”了追求性价比的初衷,转向服务“中产阶级”,情感纽带断裂。同时,小米业务扩张(手机、AIoT、汽车三线作战)引发行业竞争加剧,传统车企及家电巨头的抵制,也间接影响了公众对小米的认知。

雷军个人形象与应对争议:雷军“成功学”叙事(如“小米汽车是工业奇迹”)被批“不切实际”,面对用户投诉回应“避重就轻”,“劳模人设”因过度表演式勤奋而失真。此外,雷军在舆论争议中部分回应方式(如表情包回应)被解读为“回避问题”,加剧了信任危机。

小米雷军近期面临的问题与当年腾讯马化腾类似:腾讯曾因模仿和抄袭被集体声讨,但后来通过改变战略,专注于开放合作,重新赢得了市场的尊重。而小米在成立后,凭借低价策略和营销手段快速扩张,从手机到家电再到新能源汽车,涉足多个领域,引发了竞争对手的不满。小米在汽车领域的质量问题更是加剧了负面舆论,使其成为行业“公敌”。

综上,口碑反转是产品、营销、用户预期与企业战略等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要扭转局面,需聚焦产品品质提升、营销透明化,以及重建用户信任。
参与人数 1宝石 +2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2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2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天天呵呵   论坛首富 5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上海
多年都是抄袭内卷
参与人数 1宝石 +1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1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1

[发帖际遇]: 李嘉诚对天天呵呵 说:“做生意要记住:手头上永远要有一样产品是天塌下来你也能赚钱的。”天天呵呵 听后得到了1 颗宝石。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家中信   论坛守护神 5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上海
小米和雷军口碑反转成负面的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四点,涉及产品安全、企业形象、营销策略及业务扩张等多方面因素:

产品安全事故与设计缺陷 1

成都SU7事故 :碰撞后车门因半隐藏式电控门把手无法正常开启,直接违背了“安全是1,其他是0”的承诺,引发公众对小米汽车安全设计的强烈质疑1。

SU7 Ultra宣传争议 :碳纤维前舱盖被夸大为“复制赛道原型车设计”,存在虚假宣传嫌疑,消费者认为其过度营销掩盖了产品问题7。

雷军个人形象与公关失误 1

人设崩塌 :雷军从“国民好老板”转变为频繁控诉黑公关的CEO,被指“听不见批评”,这种情绪化回应削弱了公众信任。

危机公关不足 :事故后未能有效回应公众关切,反而通过自嘲和情怀叙事试图拉近距离,但未能平息负面舆论。

长期夸大宣传积累的信任危机

小米近年通过“性价比之王”等标签建立信任,但长期存在夸大产品参数(如SU7宣传续航1300公里)的营销手法,当问题集中爆发时,粉丝容忍度被突破。

业务扩张与战略布局的隐患

小米同时布局三个万亿市场,业务扩张过快导致资源分散,且过度依赖营销驱动(如“字研”“小字营销”),忽视了产品真实性和用户体验。

总结 :口碑反转是短期负面事件与长期积累问题的叠加,需通过加强产品安全、优化公关策略、重塑信任基础来逐步改善。
参与人数 1宝石 +1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1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1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大球   论坛守护神 5 小时前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
雷军和他创立的小米品牌,在过去一段时间里确实面临了不小的舆论压力。其口碑的变化,并非由单一事件导致,而是产品安全、公众沟通、品牌信任以及经营模式等多方面问题在短期内被集中放大后的结果。

🔥 舆论的几个主要焦点

下面这个表格,帮你快速了解引发争议的几个核心方面:

争议焦点 具体表现 参考案例

产品安全问题 车辆碰撞后因断电导致车门无法打开,延误救援;部分宣传与实际体验存在差距。 安徽铜陵高速事故、成都事故

沟通与公关方式 在安全事故后,官方回应迟缓,未能直接回应公众对安全的关切;雷军先生公开呼吁抵制"黑公关",被部分舆论批评为转移焦点。 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发言

品牌信任与经营 交付周期过长引发消费者不满;部分车主因对产品信心下降出现退订潮;部分宣传话术被指"小字营销"。 部分车型顺延率高达30%、投诉平台出现交付投诉

💡 如何看待这次口碑变化

这次雷军和小米面临的挑战,对所有快速发展的企业都是一个重要的提醒:

· 安全是绝对底线:尤其是在汽车行业,任何关乎用户生命安全的设计缺陷都可能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公众的质疑和批评,本质上是期望企业能做得更好。

· 真诚是最好桥梁:当问题出现时,坦诚沟通、积极承担责任比任何公关话术都更能赢得公众的理解和信任。将安全质疑与"黑公关"混为一谈,反而会加剧信任危机。

· 口碑需要持续经营:品牌的声誉建立不易,但崩塌可能只在一瞬间。无论是产品交付还是售后服务,每一次对用户承诺的兑现,都是积累信任的过程。

希望以上信息能帮你更全面地理解这一事件。对于企业而言,危机有时也是审视自身、补齐短板的契机,关键在于能否真正从问题中学习并做出改变。
[发帖际遇]: 神秘人对大球 说:“只要你比别人稍微优秀一点,能再多坚持一会,就赢得更多机会。这种机会叠加就是人生效应的逐级放大,最终造成人与人之间巨大的落差。”大球 听后得到了1 颗宝石。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nwd7pv29pk   论坛守护神 5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上海
雷军口碑转向负面,核心是小米手机与汽车业务接连暴露品控问题,搭配过度营销和不当公关操作,再加上情怀叙事失效,多重因素叠加让大众对他的信任持续崩塌,具体原因如下 :

1. 手机业务品控与体验拉胯,宣传与实际脱节:小米手机返修率三年间从3.2%飙升至12.8%,像小米15 Ultra有镜头进灰、WiFi模块故障等问题,折叠屏还存在铰链异响等短板。同时营销话术很夸张,雷军喊出“全面对标苹果”,可120W快充实测峰值仅维持37秒,Xiaomi17 Pro以“逆光之王”宣传,却用小字标注这只是设计目标,这种反差让用户不满。



2. 汽车业务质量堪忧,虚假宣传引众怒:小米SU7问题频发,不仅有车机卡顿、车门异响等27项使用痛点,还爆发“碳纤维门”虚假宣传事件,宣称能提升刹车散热效率的配件实际无散热结构。更有测试车被当作新车交付,辅助驾驶功能存在碰撞风险而大规模召回,后续赔偿、召回等补救措施又不到位,引发车主集体诉讼。此外,SU7电子门把手设计不合理,事故断电后难开启,相关事故进一步加剧了公众质疑。



3. 营销与情怀叙事引发反感:雷军年度演讲的“苦难叙事”被模板化重复,被网友吐槽是精准的情绪操控,像#苦情怀滚出手机圈#话题阅读量达4.7亿。同时小米还投诉模仿其“雷式营销”的网友二创,这一操作引发舆论争议,再加上宣传中常玩“小字游戏”,隐瞒关键使用条件,让消费者对这种营销模式愈发反感。



4. 公关与内部管理问题添负面:面对产品投诉,小米常以“信息表达不清晰”搪塞,甚至将用户吐槽定性为“造谣”,还被扒出批量删差评。此外,前Redmi发言人王腾频繁剧透却未被严肃处理,后续其突然离职也引发动荡,让外界质疑小米内部管理混乱,而雷军面对诸多争议时的沉默态度,也被网友嘲讽为“选择性失明”。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鱼羊鲜   论坛守护神 4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南京
雷军的口碑出现反转,主要与小米汽车相关安全事件、营销方式引发争议及品牌定位转变有关,具体如下:

• 产品安全问题引发信任危机:小米汽车出现的安全事故对雷军口碑产生了极大冲击。2025年3月安徽铜陵和10月成都先后发生小米汽车高速爆燃事故,后者还出现驾驶员遇难且车门无法打开的情况,而雷军在事故当天仍在微博转发车主摄影大赛作品推广新车颜色,这种反差引发用户强烈质疑。汽车安全是底线,小米官方未及时给出明确回应,直接击穿了米粉对其技术可靠的认知。

• 营销方式遭诟病:雷军造车后,“雷式营销”话术广泛传播,如“重新定义”“10倍体验”等,部分宣传存在大字吸引眼球、小字标注限制条件的情况,像宣传“重新定义汽车”却小字注明“基于家庭用户需求”等。此外,小米还被指投诉网友二创,进一步引发公众对其“过度营销”的反感,导致口碑下滑。

• 品牌定位变化导致用户疏离:小米起家于性价比,“米粉”最初是因低价高配的产品聚集。但小米启动高端化战略后,雷军强调造车艰难等言论,与早年“让每个人都享受科技的乐趣”的理念相悖,让老用户感觉其不再为普通人造车。加之小米高管层全员网红化、矩阵式营销,使公众产生审美疲劳,认为其“真诚”人设是刻意为之,从而导致部分老用户情感疏离。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二月春风   活跃之星 4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山西太原
了解一下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高通LTE技术   论坛守护神 3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湖北黄冈
近期雷军和小米的口碑出现明显反转,主要源于多重因素叠加引发的信任危机。以下是核心原因分析:

一、产品安全与品控问题

小米SU7汽车的两起碰撞事故(安徽铜陵、成都)中,车门无法解锁与官方宣传的“碰撞自动解锁”功能形成强烈反差,尤其成都事故因救援困难导致人员伤亡,引发公众对安全性的严重质疑‌1。同时,部分车主反馈车机卡顿、续航虚标、交付延迟等问题,进一步加剧了“高预期”与“实际体验”的落差。

二、营销过度与信任透支

小米的“字研营销”(参数堆砌、小字免责)被批“夸大宣传”,例如SU7 Ultra的碳纤维前舱盖实测无散热功能,仅以“信息表达不清晰”回应,补偿方案被指缺乏诚意。雷军等高管集体网红化营销,导致“真诚”形象被批量复制,用户产生审美疲劳‌23。

三、危机应对失当

事故发生后,小米官方72小时内沉默,雷军甚至在成都事故后6小时转发新车宣传图,未直接慰问受害者家属,被批“商业优先”态度冷漠。此外,将“智驾”宣传改为“辅助驾驶”等操作,被解读为规避责任,进一步削弱公信力。

四、业务扩张与竞争压力

小米同时进入智能手机、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三大万亿级市场,面临苹果、华为、特斯拉等强敌围剿。业务扩张过快导致品控、产能等问题集中暴露,而汽车作为“性命攸关”的大件消费,任何宣传偏差都会引发更严重的信任危机‌3。

五、用户心理落差

早期“米粉”因高性价比聚集,但SU7定价高端(“50万以内没有对手”)让部分老用户感到被抛弃,情感疏离加剧‌2。雷军“理工男”人设在安全事件中崩塌更快,加剧了口碑反转‌。

总结‌:小米口碑反转是产品安全、营销过度、危机应对、业务扩张及用户预期等多重矛盾的结果。若要挽回声誉,需从提升产品可靠性、优化营销策略、加强危机透明度入手‌。
[发帖际遇]: 神秘人对高通LTE技术 说:“钱就是熨斗,能熨平生活的一切褶皱。” 高通LTE技术 听后得到了1 颗宝石。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qsmol02   发帖之星 2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湖北武汉
口碑反转是产品、营销、用户预期与企业战略等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要扭转局面,需聚焦产品品质提升、营销透明化,以及重建用户信任。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奖励规则

HOT • 推荐

关注0

粉丝0

帖子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