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
  • 收藏

现在还有P2P理财吗?

xiandi432   论坛首富 楼主 昨天 21:1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上海
今天看帖时回答中除银行定期存款外还可有P2P理财,现在有这投资项目,

我想知道,P2P理财产品和以前的一样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神点评(11)

开心星开   论坛守护神 昨天 21:15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目前已经没有P2P理财了:

目前,正规的P2P网贷理财平台在国内已基本清零。早期的P2P行业经历了迅猛但无序的发展,由于缺乏有效监管,积累了巨大的金融风险,如资金池、期限错配、自融、虚假标等问题层出不穷,导致大量平台爆雷,投资者损失惨重。

随后,国家进行了严厉的专项整治,要求P2P平台全面清退或转型。绝大多数平台已经退出市场,剩余的极少数也都在监管指导下进行清退工作。这意味着,你现在已经很难,也不应该再寻找传统的P2P理财产品了。

虽然传统的P2P消失了,但你仍有其他更规范、更安全的理财选择。下面是一个简单的对比,帮你快速了解现状和替代方案:

理财类型 特点 风险收益特性 适合人群

🚫 传统P2P网贷 基本已清零,不再有合规新平台 风险极高,本金和收益无保障 不推荐任何投资者尝试

🏦 银行理财产品 银行或其理财子公司发行,多种期限(如半年期、一年期以上) 中低风险,净值化运作,业绩比较基准非承诺收益 追求稳健收益、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投资者

📱 互联网金融平台代销产品 如支付宝、微信理财通等,代销银行理财、保险理财、基金等 风险等级各异,需仔细甄别 习惯线上操作、希望一站式资产配置的投资者

💰 货币基金 如“余额宝”类产品,流动性极高 低风险,收益相对较低 存放短期闲置资金、追求高流动性的投资者

🔐 信托、私募等 起投门槛较高 风险较高,收益潜力也可能更高 具备较高风险识别能力和承担能力的合格投资者

🌐 其他创新理财产品 例如与加密资产借贷协议合作的理财产品(如Bitget Wallet推出的“稳定币理财 Plus”),这类产品结构复杂,风险极高 潜在收益高,但伴随极高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合规不确定性 仅限于对区块链领域有深入了解、能承受极高风险的投资者

🧐 如何选择替代品

选择这些替代产品时,请注意:

· 认清产品发行方:优先选择银行、券商、基金公司、信托公司等持牌金融机构发行或管理的产品。

· 理解风险等级:所有理财产品都有风险等级评定(如PR1-PR5),务必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产品。

· 打破“刚兑”幻觉:资产管理行业已打破“刚性兑付”,不存在“保本保息”的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或历史收益率都不代表未来承诺。

· 仔细阅读合同:投资前务必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风险揭示书》等法律文件,了解资金投向、风险点、费率等关键信息。

📌 重要提醒

对于任何声称“高收益、低风险、灵活存取”的理财产品都要保持高度警惕。这些很可能是违规产品的特征。远离任何看起来像P2P“复活”或打着擦边球的产品。

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你做出更明智的理财决策。
参与人数 1宝石 +2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2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2

回复 支持 1

使用道具 举报

你我双赢   活跃之星 昨天 21:2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上海
现在的“P2P理财产品”(实际已更名转型)

您今天在市场上看到的,可能被一些人或某些渠道称为“P2P”的产品,其实本质上已经不是原来的P2P了。它们主要是由持牌金融机构发行的,符合严格监管要求的理财产品。更准确的叫法应该是 “网络借贷产品” 或 “消费金融/小额贷款类产品”。

它们的主要特点包括:

1. 发行主体不同:现在的产品主要由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持有网络小贷牌照的大型科技公司(如蚂蚁、京东、度小满等) 发行。这些机构都受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等机构的严格监管。

2. 底层资产类似但更透明:底层资产可能仍然是个人消费贷、小额经营贷等(这和P2P类似),但信息披露要求极其严格。您能清楚地知道资金投向了哪里,风险等级如何。

3. 不承诺保本保息:根据资管新规,所有理财产品都不能承诺保本保息,都需要打破刚性兑付。投资者需要自负盈亏。收益率也回归理性,通常在中低水平(例如年化3%-5%左右)。

4. 强监管和合规性:现在的产品从设计、销售到运作的全过程都处于严密的金融监管之下,确保了资金的独立托管、项目的真实性和风险的可控性。

5. 平台角色是“代销”:像支付宝、理财通这样的平台,它们自身不发行产品,而是作为“代销机构”,展示和销售持牌金融机构的产品,并需要具备相应的代销资质。
参与人数 1宝石 +1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1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1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鱼羊鲜   论坛守护神 昨天 21:2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南京
现在不存在合规的P2P理财产品,与以前有本质区别。

P2P行业在发展初期,政策法规相对宽松,监管主要依赖行业自律。平台运作不规范,存在大量自融、资金池等违规行为,不少平台打着好收益旗号吸引投资者,实则是“庞氏骗局”或诈骗,导致众多投资者血本无归。例如2019年团贷网倒塌,实控人唐军投案自首,派生集团未经许可违规运营,向社会公众非法吸收巨额资金。

经过2016年开始的全国性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等一系列监管措施后,P2P网贷行业得到清理整顿。2020年11月中旬,P2P网贷平台数量已完全归零。目前,仍宣称有P2P理财项目的,均为非法金融活动,涉嫌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

此前部分成功转型的头部平台,如陆金所、嘉银科技等,已不再从事P2P业务,而是转型为金融科技公司或开展其他合规金融业务。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qsmol02   发帖之星 昨天 21:4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湖北武汉
目前已经没有P2P理财了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家中信   论坛守护神 昨天 22:0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上海
现在早已没有了。经过2016年开始的全国性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等一系列监管措施后,P2P网贷行业得到清理整顿。2020年11月中旬,P2P网贷平台数量已完全归零。目前,仍宣称有P2P理财项目的,均为非法金融活动,涉嫌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

此前部分成功转型的头部平台,如陆金所、嘉银科技等,已不再从事P2P业务,而是转型为金融科技公司或开展其他合规金融业务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高通LTE技术   论坛守护神 昨天 22:1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湖北黄冈
目前已经没有P2P理财了:

目前,正规的P2P网贷理财平台在国内已基本清零。早期的P2P行业经历了迅猛但无序的发展,由于缺乏有效监管,积累了巨大的金融风险,如资金池、期限错配、自融、虚假标等问题层出不穷,导致大量平台爆雷,投资者损失惨重。

随后,国家进行了严厉的专项整治,要求P2P平台全面清退或转型。绝大多数平台已经退出市场,剩余的极少数也都在监管指导下进行清退工作。这意味着,你现在已经很难,也不应该再寻找传统的P2P理财产品了。

虽然传统的P2P消失了,但你仍有其他更规范、更安全的理财选择。下面是一个简单的对比,帮你快速了解现状和替代方案:

理财类型 特点 风险收益特性 适合人群

🚫 传统P2P网贷 基本已清零,不再有合规新平台 风险极高,本金和收益无保障 不推荐任何投资者尝试

🏦 银行理财产品 银行或其理财子公司发行,多种期限(如半年期、一年期以上) 中低风险,净值化运作,业绩比较基准非承诺收益 追求稳健收益、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投资者

📱 互联网金融平台代销产品 如支付宝、微信理财通等,代销银行理财、保险理财、基金等 风险等级各异,需仔细甄别 习惯线上操作、希望一站式资产配置的投资者

💰 货币基金 如“余额宝”类产品,流动性极高 低风险,收益相对较低 存放短期闲置资金、追求高流动性的投资者

🔐 信托、私募等 起投门槛较高 风险较高,收益潜力也可能更高 具备较高风险识别能力和承担能力的合格投资者

🌐 其他创新理财产品 例如与加密资产借贷协议合作的理财产品(如Bitget Wallet推出的“稳定币理财 Plus”),这类产品结构复杂,风险极高 潜在收益高,但伴随极高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合规不确定性 仅限于对区块链领域有深入了解、能承受极高风险的投资者

🧐 如何选择替代品

选择这些替代产品时,请注意:

· 认清产品发行方:优先选择银行、券商、基金公司、信托公司等持牌金融机构发行或管理的产品。

· 理解风险等级:所有理财产品都有风险等级评定(如PR1-PR5),务必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产品。

· 打破“刚兑”幻觉:资产管理行业已打破“刚性兑付”,不存在“保本保息”的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或历史收益率都不代表未来承诺。

· 仔细阅读合同:投资前务必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风险揭示书》等法律文件,了解资金投向、风险点、费率等关键信息。

📌 重要提醒

对于任何声称“高收益、低风险、灵活存取”的理财产品都要保持高度警惕。这些很可能是违规产品的特征。远离任何看起来像P2P“复活”或打着擦边球的产品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矿山理财   论坛守护神 昨天 22:5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广西桂林
没有了。

按监控的要求,P2P产品必须清零,不允许再出现,之前的你我贷成功转型为有道财富,才得以生存。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飒爽   论坛守护神 昨天 22:5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北京
‌P2P理财产品与过去相比存在本质区别,目前市场上合规运营的P2P平台已大幅减少,但仍有部分转型或新出现的类似产品需谨慎甄别。‌

行业现状与监管背景

根据公开信息,2020年11月全国实际运营的P2P网贷机构已归零,此前高峰时期约5000家平台全部清退 。现存部分产品虽沿用"P2P"名称,但底层资产和运营模式已发生变化,例如以电子银行承兑汇票收益权等作为增信措施 。 ‌

当前产品特点

‌风险结构‌:现有产品多强调担保措施(如借款人资产抵押、票据收益权等),但仍有流动性风险与信用风险 。 ‌

‌收益范围‌:年化收益率普遍降至6%-12%,低于早期部分高息平台 。 ‌

‌合规性‌:需核查平台是否具备合法资质,避免"刚性兑付"陷阱(如中植系等案例) 。 ‌

对比银行存款

安全性:银行存款受存款保险制度保护(50万元内保本),P2P理财无类似保障 。 ‌

流动性:定期存款可提前支取(损失利息),P2P理财通常封闭运作 。 ‌

建议优先选择银行存款等低风险产品,若考虑P2P理财需严格审核平台资质与资产真实性 。 ‌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nwdlhm4yf   发帖之星 昨天 23:4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没有了。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奖励规则

HOT • 推荐

关注58

粉丝137

帖子55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