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
  • 收藏

嘉友分享 7月理财规模增至32万亿元,固收+产品年内增长超万亿

鱼羊鲜   论坛守护神 楼主 4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南京
7月理财规模增至32万亿元,固收+产品年内增长超万亿

财经网

2025年8月22日

问AI · 固收+产品如何成为理财增长引擎?

存款“搬家”效应持续,7月银行理财市场新发产品数量及存续规模双双增长,其中固收+产品备受青睐,年内规模增幅超万亿元。据中信证券测算,2025年7月,银行理财规模环比超预期增长约2万亿元至32.67万亿元,超过了2018-2024年历年7月增长均值1.75万亿元。

专业人士分析指出,季初通常是理财增长大月,同时7月正逢大量高利率存款集中到期,到期资金多转向理财寻求更好收益。“固收+”理财产品因其风险收益特征契合当前市场偏好,增长显著,已经成为推动整体规模增长的重要力量。

理财新发提速,混合类产品收益率回升

7月理财产品发行量环比有所提升,混合类产品发行同步回暖。

据同花顺数据梳理,2025年7月,银行理财市场新发人民币理财产品4748只,环比6月增加238只。其中,32家理财公司共发行理财产品3802只,占比80%,91家银行发行理财产品946只。

理财公司中,兴银理财新发理财数量领先,7月发行理财产品387只,其次是华夏理财、南银理财,分别发行产品287只、261只;银行机构中,新发理财数量排名前三的分别为天津银行、富邦华一银行、汉口银行,分别发行产品120只、44只、33只。

值得注意的是,银行机构正逐步退出理财发行市场。同花顺数据显示,今年1月发行理财产品的银行机构为112家,7月已经降至91家。另据银行理财市场半年报梳理,2025年上半年,全国共有132家银行机构新发理财产品,而2024年上半年为178家,环比已减少46家。

与此同时,理财产品代销阵容持续扩大,据银行理财市场半年报披露,理财公司合作代销机构数量较年初略有增长,除母行代销外,2025年6月全市场有569家机构代销了理财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较年初增加7家。

从投资类型来看,固收产品仍在理财市场占据主导地位,7月新发固定收益类产品共计4623只,占比超97%,主要投资于同业存单、银行存款、债券等固定收益类资产。

同时,含权混合类理财产品发行量也实现回升,共新发97只,环比增加36只。据普益标准数据显示,该类产品存续规模及收益表现也呈现回暖趋势。截至2025年7月,混合类理财产品存续规模达到6410.73亿元,环比增长1.3%,7月混合类理财产品成立以来平均年化收益率为2.7129%,较上期增长24.57BP,整体收益具备一定优势。

普益标准指出,在存款利率持续下调的大环境下,混合类产品凭借较高的收益潜力和良好的风险分散优势,逐渐成为投资者和机构重点关注的对象。与现金管理类或定期存款等产品相比,混合类产品收益潜力更高,同时可保持较好的流动性和抗通胀能力;与纯债类理财产品相比,它通过适度配置权益资产增加了组合收益机会;与权益类理财产品相比,其风险更可控,波动较小。

非银存款高增,理财规模增至32万亿元

央行最新数据显示,7月理财公司等非银机构存款实现高增长。据央行披露,7月人民币存款增加5000亿元,同比多增1.3万亿元。其中,居民存款减少1.11万亿元,同比多减7800亿元;非银存款增加2.14万亿元,同比多增1.39万亿元。

银行理财规模也同步高增。据中信证券测算,2025年7月银行理财规模环比超预期增长约2万亿元至32.67万亿元,超过了2018-2024年历年7月增长均值1.75万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据中信证券披露,7月理财增量资金多为现金理财和短期固收产品,配置存款的规模较大,预计至少在8000亿,这也是驱动非银存款多增的因素之一。

在专业人士看来,7月理财规模增长,一方面是受季节性因素影响,另一方面是存款利率下行趋势下理财产品收益存在明显优势,使得部分到期存款资金流向理财产品。

资深金融政策专家周毅钦指出,7月理财规模增长符合季节性规律,季初通常是理财增长大月,7月正逢半年刚刚结束,其规模增长更甚,历年增长规模一般要达到理财规模的4%-6%。

“超预期增长受益于三年期高利率存款集中到期引发的存款再配置,以及存款利率降幅快于理财收益率降幅,抬升了理财产品的相对吸引力。”中信证券分析称,2022年为近年来存款增长最高年份,同比增幅达11.30%,且存款以3年期为主,高利率锁定的存款近期集中到期,在当前2%及以下的低利率环境下,资金大量转投收益更高的理财产品。

该机构还指出,2023年以来大型银行3年期存款利率从年初约2.6%持续下行,今年5月3年期定存挂牌利率从1.5%降到1.25%,同期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虽也有所走低,但降幅明显较小,上半年理财加权平均年化收益率为2.12%。存款利率持续下调令银行存款吸引力大幅下降,而理财收益保持相对较高水平,促使存款“搬家”现象愈发明显。

此外,周毅钦还表示,“固收+”理财产品因其风险收益特征契合当前市场偏好,增长显著,也已经成为推动整体规模增长的重要力量。

“‘固收+’理财产品年初至今增长规模超过10000亿。”中信证券披露道,低利率环境与资产荒背景下“固收+”理财产品仍为大势所趋,三季度随着权益市场企稳回暖、债市利率持续下行,各大理财子公司纷纷加大对“固收+”产品的发行和推广力度,市场对固收+策略的认可度进一步提升。

持续增配权益资产,网下打新再添一员

发挥耐心资本、长期资本作用,理财资金入市步伐仍在加快,7月又有一家理财公司参与IPO网下打新。

据了解,今年3月,证监会修订《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将银行理财产品纳入A类优先配售对象。今年6月,光大理财以申报价格17元参与信通电子网下打新,并成功入围有效报价,成为行业内首家参与网下打新的银行理财公司。参与网下打新的是光大理财管理的混合类产品“阳光橙增盈绝对收益策略”。

7月,宁银理财也宣布参与新股认购。据宁银理财披露,7月23日晚,宁银理财2个产品入围深交所某拟IPO企业的新股申购名单;7月24日晚,宁银理财3个产品又接连入围上交所某拟IPO企业的新股申购名单;截至7月25日,宁银理财入围产品数量在银行理财公司中位居第一。

据梳理,近期宁银理财旗下理财产品合计7次中签新股,获配金额合计超过32万元,参与打新的理财产品分别为宁银理财宁赢个股臻选混合类开放式理财产品1号(最短持有2年)、宁银理财宁赢平衡增利国企红利混合类日开理财6号,宁银理财宁赢混合类碳中和开放式理财产品1号(最短持有一年)。

宁银理财指出,该公司目前已打造20人的股票投研团队,分为消费、制造、周期、科技四个小组,覆盖全部一级行业和数百家重点公司,具备相对完善的股票投研体系,未来会积极利用政策红利,持续加大在权益市场的布局,为客户创造价值。

周毅钦表示,近年来,金融监管部门持续优化新股发行机制,全面注册制落地后,IPO市场保持活跃,为理财公司参与打新提供了更多标的。同时,理财公司获准直接投资股市,打新也成为增厚收益的重要策略之一。

他补充道,虽然打新策略收益整体稳健仍需警惕破发风险。一般来说,中签后上市初期往往有溢价收益,但随着市场波动加剧,新股破发频现,理财公司需加强投研能力,优化选股和定价模型,避免盲目跟风。银行理财参与打新仍有较大的市场发展空间,但需平衡好收益与风险的关系,提升主动管理能力,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参与人数 1宝石 +1 收起 理由
花之语 + 1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1

[发帖际遇]: 神秘人对鱼羊鲜 说:“人们在拥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后,会想不断配置与其相适应的物品,以达到心理上平衡,这在心理学叫“配套效应”。”鱼羊鲜 听后得到了1 颗宝石。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神点评(5)

花之语   论坛守护神 3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广东广州
7月理财规模增至32万亿元,固收+产品年内增长超万亿
参与人数 1宝石 +1 收起 理由
鱼羊鲜 + 1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1

回复 支持 1

使用道具 举报

论坛精灵   社区管理 4 小时前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南京
2019年5月10日,嘉银金科在美国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成功上市:https://club.youdaocaifu.com/clubThreadDetail-2418438-1.html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nwd7pv29pk   论坛守护神 4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上海
AI · 固收+产品如何成为理财增长引擎
参与人数 1宝石 +2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2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2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大球   论坛守护神 4 小时前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
理财规模
参与人数 1宝石 +1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1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1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鱼羊鲜   论坛守护神 楼主 2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南京
了解一下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奖励规则

HOT • 推荐

关注559

粉丝594

帖子201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