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
  • 收藏

今日分享~炫耀有两种:一种是自己缺什么,就越会炫耀什么;另一 ...

fkbpdkl   论坛守护神 楼主 4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泰国
今日分享~炫耀有两种:一种是自己缺什么,就越会炫耀什么;另一种是自己缺什么,就越觉得别人是在炫耀什么。

向外的面孔:演员。 它通过“呈报”一种虚构的丰盈,来拼命掩盖内在的空洞。向内的面孔:审判官。 它通过“审判”他者的丰盈为炫耀,来合理化自身的匮乏。这两副面孔,看似指向相反的方向,一个作用于自身,一个投向世界——但它们共享同一个根基,同一个驱动力,同一个无法被直视的黑暗太阳:匮乏感。第一种:拼命演戏的“演员”“自己缺什么,越会炫耀什么。”这是匮乏感的第一种,也是最广为人知的一种显化:补偿行为心理学家阿德勒早已洞悉了这一机制。他认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这种自卑感源于我们童年时期的弱小无力,或是成长中感知到的种种不足。为了克服这种令人不安的自卑,个体会发展出一种“追求优越”的驱力,而“炫耀”,正是这种驱力在特定领域的极端表现。你大概率见过这样的人。朋友圈里,多少有那么些“战神”。今天晒方向盘logo,“这又堵起来了”;明天晒的餐厅定位,再发个精品配图;后天,又开始转发一些你压根看不懂的商业评论,配文“格局决定结局”。你刷到的时候,可能会撇撇嘴,心里骂一句“装犯”。但你有没有想过,他在发这条朋友圈的时候,可能正缩在一间十几平米的出租屋里,吃着最后一碗泡面?那个方向盘,可能是他找老板借车拍的;那家餐厅,他可能只点了最便宜的下午茶套餐,然后对着菜单拍了一整天。他不是在给你看,他是在给他自己打气。这就像一个外强中干的人,非要穿一件最大号的肌肉衣。他不是想骗过你,他是想骗过镜子里的自己。他心里那个洞太大了,冷风嗖嗖地往里灌,他得赶紧找点东西堵上,哪怕堵上的只是些纸糊的,要面子,不要里子。那个在饭局上,把几个根本不熟的大佬名字挂在嘴边,说得跟自家兄弟似的,他缺的,可能就是那点可怜的人脉和安全感。他怕自己是个无足轻重的小角色,所以得拼命给自己贴上“重要人物”的标签。那个把老公送的每一支口红、每一个红包截图,配上几百字小作文发出来的女生,她缺的,可能恰恰是被爱、被捧在手心里的笃定。她需要全世界的点赞来证明:“看,我是被爱着的,我不是一个人。”那个浑身都是奢侈品logo,走道都带风的年轻人,他缺的,也许不是钱,而是身份。他害怕别人看不起他,所以得把“我很贵”这三个字,像铠甲一样穿在身上。说白了,这种炫耀,是一场盛大的、演给自己的独角戏。我们这些观众,不过是他们用来确认“演技还行”的背景板。这种药,越吃越上瘾,病也越重。靠外界的羡慕和嫉妒续命,就像喝盐水解渴。每一次点赞带来的短暂满足感过去后,是更深的空虚。因为他心里比谁都清楚,这一切,都是假的。他就像一个站在悬崖边上的人,脚下是万丈深渊,他只能靠着手里那根脆弱的、名叫“炫耀”的绳子吊着,活得比谁都累。第二种病:看谁都不爽的“审判官”“自己缺什么,越觉得别人是在炫耀什么。”其本质是将内在的自我攻击,转化为对外在的道德批判。如果说第一种是主动的“构建”,那么第二种就是被动的“解读”。当匮乏感过于深重,以至于个体无力或不愿去构建“空心神像”时,它会转向另一种防御策略:将世界本身,变成对自身匮乏的确认。弗洛伊德所说的投射,就是指个体将自己无法接受的内在冲动、欲望或特质,归因于外部的人或事。在这里,那个无法被接受的,正是“我的匮乏”这一事实。这种人,比第一种更可怕。

第一种人,是自己跟自己较劲,顶多是有点烦人。而这第二种人,是跟全世界较劲。他看谁,都觉得对方在含沙射影,在针对他。这是一种更隐蔽、也更毒的心理。怎么说呢?它像一个自动翻译机。你输入任何正常的句子,经过他那个“匮乏”大脑一处理,输出的,全是恶意。你发了张去海边玩的照片,他看到的翻译是:“呵,又出去浪了?显摆你有钱有闲是吧?不像我,累得跟狗一样。”你分享了自己升职加薪的喜讯,他看到的翻译是:“故意发给我看的吧?不就是想说我混得差吗?有什么了不起的。”你提到周末跟对象去看了场电影,他看到的翻译是:“行了行了,知道你不是单身狗了,天天秀恩爱,生怕别人不知道你那点破事。”看见没?他把自己内心的那点匮乏和不甘,像墨水一样,泼向了整个世界。世界在他眼里,不是五彩斑斓的,是黑的。每个人,都是潜在的敌人,都在用自己的幸福,来衬托他的不幸。这种心态,其实是一种聪明的自我保护。因为要自己承认 “我没有,我好羡慕”,这对TA来说太痛了,太丢人了。但如果换个说法,变成 “他这人真有问题,太爱炫耀了”,那就舒服多了。一瞬间,自己就从一个可怜的“失败者”,变成了一个站在道德高地上的“审判官”。他通过鄙视别人,来获得一种虚假的、廉价的优越感:“你看,我虽然没他有钱,但我比他有内涵,我从不像他那么肤浅。”这种人,活得像一只刺猬。他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拒绝接收外界任何可能带来快乐和善意的信息。朋友的喜悦,他感受不到;世界的精彩,他看不到。他的生活,就是一个巨大的回音壁,里面日夜循环播放着一句话:“我很惨,都是你们的错。”说真的,这种人,比第一种人更可怜。演员至少还在追求一个虚幻的美好,而审判官,是主动把自己关进了地狱。他把所有通往外界的桥都给炸了,然后坐在孤岛上,坚信每一艘路过的船,都是来嘲笑他的。病的根源:心里那个填不满的窟窿存在哲学家萨特的观念是:人的存在是无。我们是“存在先于本质”的,我们被抛入这个世界,没有任何预设的意义、价值或身份。我们生来,就是一个巨大的“匮乏”——匮乏意义。因此,人的一生,本质上就是一个用有 来填充这个无 的过程。我们通过选择、行动、创造,来为自己赋予本质,定义自己是谁。我们渴望“成为”什么,恰恰是因为我们“不是”什么。因此,这两种人,其实是同一种病的两种症状。病根,就是心里那个怎么也填不满的窟窿。简单地说:我们每个人,生下来的时候,心里都有这么个窟窿。这是人的出厂设置,没办法。我们一辈子,都在找东西往里填。有的人填事业,有的人填爱情,有的人填艺术,有的人填钱。这很正常。但“演员”和“审判官”的问题在于,他们搞错了方向。演员,是找了一堆假冒伪劣的填充物。他不是真的在“有”,他只是在“扮演有”。他不敢直面那个窟窿,只想用一块华丽的布把它盖起来。审判官,是干脆放弃了填充。他不仅不填自己的,还试图证明别人的填充物也都是垃圾。梗味儿的话来说就是,他装都不装了。他想说服自己:“看,大家心里都有窟窿,我的也不算什么。甚至,只有我的窟窿最真实,他们那些都是骗人的。”你看,他们俩都回避了那个最核心、也最难的问题:我该如何诚实地面对我的“缺”,并用真实的行动去“补”?他们一个选择了自欺,一个选择了欺人。但归根结底,都是在跟自己玩捉迷藏。

说到底,什么才是最高级的“炫耀”?

不是你的名牌包,不是你的跑车,也不是你朋友圈里那些环游世界的照片。最高级的炫耀,是“不炫耀”。是你明明经历过很多,却云淡风轻。是你明明有很多东西可以说,却选择了沉默和微笑。是你不再需要靠任何外部的东西来证明自己,因为你对自己是谁、要去哪儿,心里有数。你活得那么真实,那么用力,那么坦然。你忙着体验自己的生活,根本没空去演,也没空去审判。你的存在本身,就是一道风景。这,比任何精心设计的台词和摆拍,都带劲多了。希望有一天,我们都能活成那个样子。不为别人眼光,只为自己心里那份踏实。
IMG_7092.jpeg
参与人数 3宝石 +3 收起 理由
花之语 + 1
开心星开 + 1 赞一个!
鱼羊鲜 + 1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神点评(7)

nwdlakc3j   世界首富 4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山西
分享一下
参与人数 1宝石 +3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3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3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nwd334tu3   活跃之星 4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安徽宿州
炫耀有两种
参与人数 1宝石 +2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2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2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萤火微凉浅草暖   论坛首富 4 小时前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北京
如此哲理好帖,必须予以坚决加精。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鱼羊鲜   论坛守护神 4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南京
周末愉快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旭日东升820313   世界首富 4 小时前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很快过去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开心星开   论坛守护神 4 小时前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苏州
一道风景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花之语   论坛守护神 1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广东广州
只为自己心里那份踏实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奖励规则

HOT • 推荐

关注22

粉丝127

帖子11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