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
  • 收藏

856万失信者,能不能“重生”?

nuanyang   金融大鳄 楼主 4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山东德州
856万失信者,能不能“重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神点评(12)

yuedi259   超级富豪 4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上海
分享一下
参与人数 1宝石 +3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3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3

[发帖际遇]: 李叔同对yuedi259 说:“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为故常,而不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yuedi259 听后得到了1 颗宝石。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大球   论坛守护神 4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


‌856万失信者可以通过履行法律义务、达成和解协议等法定方式实现信用修复,从而获得重生机会。‌根据现行法律框架和2025年最新司法实践,失信被执行人满足特定条件后,可被移出失信名单并解除限制措施,恢复正常的信用状态和社会活动能力。‌‌

信用修复的核心条件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失信者需满足以下任一条件即可申请信用修复:

‌履行法律义务‌:全额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或完成法院强制执行程序;‌‌

‌达成和解协议‌:与债权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并履行完毕;‌‌

‌纳入期限届满‌:一般失信名单纳入期限为2年,情节严重者可延长至5年,期满自动删除;‌‌

‌纠正错误登记‌:若被错误纳入失信名单,可申请法院3个工作日内纠正。‌‌

信用修复的具体路径

‌主动履行程序‌:

联系法院制定还款计划;

执行完毕后向法院提交《信用修复申请书》;

法院审查通过后出具《信用修复证明书》。

‌法律效果‌:

解除限制高消费、屏蔽失信信息;

5年内征信不良记录自动消除(依据《征信业管理条例》第16条)。

信用修复的现实意义

通过新疆、浙江等地法院的实践案例可见,信用修复机制已形成双重效应:

机制特点        作用表现

‌惩戒效应‌        限制高消费、公示失信名单形成社会威慑

‌激励效应‌        为主动履行者提供融资、就业等社会功能恢复通道‌‌

数据显示,2025年通过信用修复机制重获社会信用的失信者比例较2020年提升37%,表明该机制有效缓解了"失能者"困境。‌‌7‌
参与人数 1宝石 +2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2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2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鱼羊鲜   论坛守护神 4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南京
可以的。
参与人数 1宝石 +1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1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1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鱼羊鲜   论坛守护神 4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南京
856万失信者是有可能“重生”的。

信用修复制度提供机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存在多种情形可申请信用修复,如被执行人已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或人民法院已执行完毕;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且已履行完毕等。符合条件者,法院会在规定时间内删除失信信息,解除相关限制措施,使失信者能够恢复正常生活和社会经济活动。

个人破产制度带来希望

个人破产制度的设立初衷是让“诚实而不幸”的债务人摆脱债务桎梏。以深圳试点为例,通过破产和解、重整、清算三种方式,为部分因创业失败或突发困境陷入债务泥潭的“失能”债务人提供了重生可能。虽然目前该制度在实际实施中存在清算比例低、重整偿债比例偏高等问题,但随着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推广,有望帮助更多失信者走出困境。

自身努力是关键

失信者自身需正视错误,积极采取行动偿还债务,提升信用意识。通过制定还款计划、配合法院执行、如实申报财产等方式,展现主动承担责任的态度。部分失信者还可通过打工等方式逐步偿还债务,在履行债务后向法院申请修复信用记录,并通过合理使用信用卡按时还款等方式逐步建立良好的信用记录。

社会支持不可少

社会应建立更加完善的信用修复机制,为失信者提供改正错误的机会和平台。同时加强信用教育,提高全社会信用意识,给予失信者一定宽容和帮助,让他们在改正错误过程中感受到社会的支持,更有动力实现“重生”。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nwd325q7q   论坛守护神 4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北京
失信者是有可能重生的,要看个人努力。
Screenshot_20250525_062156_com.larus.nova_edit_580591442022345.jpg Screenshot_20250525_062212_com.larus.nova_edit_580652740431189.jpg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nwd7pv29pk   活跃之星 3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上海
856万失信者是有机会“重生”的。相关依据如下:

信用修复制度的完善

《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对完善信用修复制度作出部署,强调建立健全统一规范、协同共享、科学高效的信用修复制度,鼓励失信主体主动纠正失信行为。像江苏无锡的“包工头”卫云培,在当地“类个人破产制度”支持下,通过摆摊挣钱偿还欠款,完成清偿计划并通过信用考验期后,获得了信用修复证明书,重获信用。

各地法院的积极举措

济源中院制定《关于建立失信被执行人信用承诺和信用修复机制的实施细则》,施行以来修复失信被执行人11068例。他们主动联合多部门,建立“信息互通、修复同步、奖惩联动”的信用治理体系,为失信企业和个人在招投标、资质审批、求职、创业等方面消除不合理限制。

区分失信类型的人性化考量

个人破产制度区分“恶意失信”和“非恶意失信”,让制度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对于“诚实而不幸”的债务人,在其满足一定条件时给予支持和帮助。如呼图壁县法院以“信用修复+重整扶持”的创新制度,为养殖专业户刘某制定债务清偿方案,解除其失信惩戒措施,助其卸下包袱。

失信者自身的努力

许多失信者通过自身努力偿还债务,实现信用修复。如有人靠送外卖5年还清债务,有人通过承包鱼塘逐步偿还欠款,有人靠代驾工作重新赢得债权人信任。

不过,信用修复并非无条件,对于在暂缓适用信用惩戒措施期间拖延执行或仍拒不履行的,法院会取消或缩短宽限期,及时将其纳入失信名单库。对于提供虚假证明的企业,也会依法处罚。
[发帖际遇]: 神秘人对nwd7pv29pk 说:“比试错成本更高的,是把时间浪费在思考哪些选择不是错,只要选择是合理的,想做就赶紧做比想好怎么做再做更重要,因为做错了还有时间重来,而普通人其实付出不了什么成本,顶多就是几年时间,只有害怕面对现实的人才总是纠结自己的一生是不是走错了关键几步,而忘了,你的一生,本来可以走很多很多步的。”nwd7pv29pk 听后得到了1 颗宝石。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nwd4qh443   论坛守护神 3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856万失信者可以通过履行法律义务、达成和解协议等法定方式实现信用修复,从而获得重生机会。‌根据现行法律框架和2025年最新司法实践,失信被执行人满足特定条件后,可被移出失信名单并解除限制措施,恢复正常的信用状态和社会活动能力。‌‌

信用修复的核心条件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失信者需满足以下任一条件即可申请信用修复:

‌履行法律义务‌:全额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或完成法院强制执行程序;‌‌

‌达成和解协议‌:与债权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并履行完毕;‌‌

‌纳入期限届满‌:一般失信名单纳入期限为2年,情节严重者可延长至5年,期满自动删除;‌‌

‌纠正错误登记‌:若被错误纳入失信名单,可申请法院3个工作日内纠正。‌‌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qsmol02   发帖之星 3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856万失信者可以通过履行法律义务、达成和解协议等法定方式实现信用修复,从而获得重生机会。‌根据现行法律框架和2025年最新司法实践,失信被执行人满足特定条件后,可被移出失信名单并解除限制措施,恢复正常的信用状态和社会活动能力。‌‌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喜大普奔   论坛守护神 3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河北石家庄
失信人是否就没有活路,这个问题的答案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个人的具体情况、债务的性质以及社会和法律环境的支持。以下是基于最新资料的详细分析:

失信人的困境

生活自由受限:失信人可能会面临生活自由的限制,如无法购买车票、入住星级酒店等。

社会活动空间缩小:失信人的社会活动空间可能会受到压缩,例如注册新公司时可能会遇到障碍。

财产查控加强:法院执行系统与支付平台和不动产登记系统的数据直连,使得失信人的财产查控更为严格。

可能的出路

信用修复:一些地区已经开始试点“信用承诺+分期履行”制度,允许失信人在提供担保后暂时解除部分限制。

个人破产制度:如深圳的试点,符合条件的债务人可以在完成财产清算和三年监督期后,获得债务豁免。

专业债务重组机构:提供法务援助,帮助失信人分析债务结构、谈判分期方案,从而解除失信状态。

社会和法律的支持

信用体系的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的完善,旨在实现惩戒失信与保护权益的动态平衡。

法律救济途径:失信人应及时寻求法律救济、积极履行义务,这是破解困局的唯一正途。

综上所述,失信人并非完全没有活路。通过合理的法律途径和社会支持,失信人仍有可能逐步改善自己的状况。然而,这一过程可能会充满挑战,需要失信人有足够的决心和耐心。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奖励规则

HOT • 推荐

关注34

粉丝27

帖子13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