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
  • 收藏

晨读丨说话三趣  说话,最不难,但又最不易。你看生活中,有的 ...

富甲一方   发帖之星 楼主 昨天 07:3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西上饶
晨读丨说话三趣

说话,最不难,但又最不易。你看生活中,有的人说话,调虽高,却让人难应;有的声虽平,却让人心动。有的理虽宏,却让人茫然;有的理虽微,却让人欣然。有的情虽露,却让人木然;有的情虽藏,却让人灿然。

种种现象皆有其因。然而,一个不可忽视的因子是,要想使所讲之话能入耳、入脑、入心,只求“对”,不够,兼有“趣”,才行。

社会生活的法则就是这样:有趣的话,风传天下;无趣的言,泥牛入海。其趣若春风化雨,非强力所能为。

趣,于听众而言就是“有意思”。这种“有意思”,不是个人经营的那块菜地,而是公众心里的那块绿地。这块绿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块绿地,“怪伟伏平易之中,趣味在言语之外”;这块绿地,常有让人眼前一亮之美,更有使人回味无穷之力。

说话之要在得趣,其有旨趣,又有理趣,更有情趣。

旨趣,如树之根干,其功其用,关键在能否为世所用,造福将来。毕竟,说话离不开现实。离开现实,再对的话,也是空话;再好的词,也是虚词。话得旨趣,往往令人有醍醐灌顶之感。

理趣,似树之枝叶,其茂其枯,不仅在理之当然,而且在言之趣然。生活告诉我们,再精彩的理论,如无精彩的趣言,就难以“入乡随俗”,为人所用。当年,毛泽东的一句“鸡蛋因得适当的温度而变化为鸡子,但温度不能使石头变为鸡子”的话言,使人由衷地信服:“内因”才是变化的根据,“外因”只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话得理趣,通俗易懂,锋不可犯,不仅把理讲“透”了,而且把理讲“活”了,使人闻之忘不掉,得之丢不掉。

情趣,像树之花蕊,其雅其俗,在思之所向,情之所至。实践启发我们,思在内,为情;涌出外,为趣;品位高,趣雅。如,落选以后的感受,有人想哭,有人想笑,有人想怒,有人想逃,而有人说了一句“就像在黑暗中被绊了一跤的小男孩。因为已经长大了,不能哭;但是那伤太痛了,我笑不出来。”这样的话,充满了情趣。话得情趣,则使人如食橄榄,愈嚼愈有味,回味常无穷。

话之趣,“表”在外,“神”在内。没有“内秀”,难有“外优”。毕竟,血,只能从血管中流出;龙,只能从深水中跃出。这就离不开常“练功”,离不开久“入水”。练功,在学、在践、在思;如是,才能使话有趣、行致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神点评(4)

萤火微凉浅草暖   论坛首富 昨天 07:37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北京
哲理好帖,建议加精。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大球   论坛守护神 昨天 07:38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
说话三趣
参与人数 1宝石 +2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2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2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nwdlakc3j   世界首富 昨天 07:4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山西太原
管理嘴巴
参与人数 1宝石 +1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1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1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nwd3u4747   金融大鳄 昨天 20:1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上海
了解一下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奖励规则

HOT • 推荐

关注539

粉丝415

帖子74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