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
  • 收藏

【每日诗词】11月27日

YaQin   活跃之星 楼主 2023-11-27 12:33:21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上海
1.jpg

译文

不是那块材料,没能被女娲用来补苍天,枉自进入红尘之中许多年,蹉跎了岁月。

这块遗石上所刻的正是“我”入世前后所经历的事情,请谁抄录下来,到人世间流传?

注释

偈(jì):音译佛教梵语“偈陀”的略称,意译是“颂”,是佛经中的唱词,也泛指佛教的诗歌。

才:一作“材”。去:一作“与”。补苍天:出自远古神话女娲补天的故事。传说远古的时侯,天塌了,女娲氏炼五色石把天修补起来。

身前身后:指石头经历的仙界和人世。

倩:央求,请求;奇:一作“神”;奇传:即传奇,本是唐代兴起的一种用文言写的短篇小说,此处为押韵而倒装,取其“新奇传闻”之意。

赏析

这是清代诗人曹雪芹的一首偈颂诗。

清朝得舆在《京都竹枝词》中说:“做阔全凭鸦片烟,何妨做鬼且神仙。闲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一曲红楼多少梦,情天情海幻情身。

读了《红楼梦》,你顿时就能看破红尘,看透人世间的冷暖,觉得所做的一切努力,其实不过是替他人作嫁衣裳。“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要告诉我们的正是“人情”二字。读懂了《红楼梦》,也就读懂了中国人情社会。

其实芸芸众生,又有几人能封侯拜相。曾见一奇文,几乎道尽我们平庸的一生,故微改之,与诸君分享,颇似《红楼梦》中“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之遗漏顽石。

鄙人不才,生于农家,其貌不扬,落地时天无异象,年幼时亦非神童。非世家之大族,亦非书香之门第。无万贯家财可倚仗,亦无祖辈基业可继承。唯靠父母苦耕薄田几亩,得以入学。遂有幸博览诸子百家之言,品读诗词歌赋之美。读历代王朝,得以知兴衰、明荣辱;习孔孟之道,得以明事理,辨是非;修老庄之言,得以知有无,闻天道。

曾心比天高,志比鸿鹄,然时运不济,仕途多舛,命如纸薄。望建功立业,上报国家,下慰父母。怎奈三尺微命,一介布衣,才疏学浅,资历不足,万丈红尘,至今漂泊沦落,一事无成。千里江山,建功无门,壮志难酬,英雄失路。慌慌张张,只为碎银几两,终不过为他人作嫁衣裳。

流年飞逝,敢问他年志向犹在否?蹉跎半生,笑我满身风尘归来,仍碌碌无为一书生。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看父母,早已黑发尽染霜;看膝下,读书起居多费心。长恨此身非我有,人在江湖飘,一点不由己。

始知人间疾苦,遍尝苦辣酸甜,阅尽人间百态,而觉正道沧桑。重拾书卷,休养心性。以书为马,徜徉古今千秋事;以笔为器,书写红尘悲欢人。浊酒一杯,清茶半盏,观览世象,谈笑古今。

自此蜗角虚名,蝇头微利,不足为困,实德在己,毁誉由人,随心驰骋。愿遍寻海内知己,以文会友,畅叙幽情,以遂平生之志。品清风明月,任一蓑烟雨,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承蒙厚爱,不负遇见,三生有幸!愿你我不负韶华,珍惜每一次遇见,感恩每一份相遇!

不是每一场相遇都有结局,但每一场相遇都会有意义。正如我们读《红楼梦》一样,不是每次读就有结局,但每一次重读都会有意义。

千古绝唱《红楼梦》作者曹雪芹,不仅仅是一位伟大的小说家,更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其诗词歌赋更是无一不精,无一不晓,可谓世间少有的全才。一般人都将《红楼梦》当作一部小说来读,殊不知亦可当作一部诗集来读,亦是别有趣味。

《红楼梦》中第一首诗,就是这首偈(jì)诗,也叫偈颂、偈子,意思是佛经中的唱颂词。偈诗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唐代慧能大师的《菩提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偈诗一般由四句组成,每句可四字、五字、六字、七字,不必刻意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等技巧,最重要的是朴实易懂,能有效传递出其中道理。

作为《红楼梦》的第一首诗,这首偈颂诗起到序诗的作用,提纲挈领地点明了曹雪芹的写作意图,借一块石头,自叙身世,传于后世。

“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这两句是作者根据神话故事进行的改编。女娲为了补天,炼了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石头,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终于把天补好了,还剩下一块石头未用,就成为曹雪芹先生笔下的那块顽石。它白白地遗留在人世间若许年,蹉跎了岁月。作者这里以顽石自喻,表达自己不容于世,未能成为有用之材。曹雪芹出身名门望族曹家,其祖上与康熙关系甚好,年轻时享受了不尽的荣华富贵,然而后来家道中落,又让他体味到了人情冷暖。失意不平之际,他觉得自己白白在世间走一遭,到头来却还是百无一用,于是借石头口吻,写自己身世。至此,我们知道,这颗顽石不仅仅是作者本身,也是书中主人公贾宝玉的化身。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这“身前身后事”,当然说的是顽石,也是贾宝玉,但何尝不是曹雪芹自己,何尝不是每一个普通的凡人呢?“倩谁记去作奇传”,是避祸文字狱的一种做法。意思是,这部小说不是“我”曹雪芹写的,而是石头上自显的,是空空道人抄录的,“我”只是进行整理罢了。怕人们不相信,还特意在文章中又交代了一下, “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实际上,这部小说,很大概率是曹雪芹所写,他这里只是想欲盖弥彰,瞒天过海罢了。

这首偈诗更多是给我们一个警醒:珍惜当下,平平淡淡地生活最美好;再多的繁华似锦到头来都是春梦一场,我们要珍惜眼前人、眼前景,富不可猖狂、穷不可卑微。

就是这样一部奇书,只留下前78回,后半部竟然不知去向,有人说是借给别人看的,结果被烧了。但也正是这种维纳斯般的残缺之美,才成就了三十万红学教授。他们乐此不疲地研究残缺之美,试图无限接近真相,还给世人一个完整的《红楼梦》。

好了,古代四大名著,都以一首诗或词开头,《水浒传》开篇词是“试看书林隐处,几多俊逸儒流……”;《三国演义》开篇词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西游记》的开篇词是,“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红楼梦》开篇诗,即这首偈子诗,“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再对比看看,你就知道其中深意,非同寻常,值得反复玩味,这里暂且抛砖引玉,诸位皆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单选投票, 共有 487 人参与投票
您所在的用户组没有投票权限
参与人数 11宝石 +11 收起 理由
nwd4qh443 + 1
azf6618 + 1
fh6618 + 1
星云1842 + 1
飒爽 + 1
你我双赢 + 1
矿山理财 + 1
东方永恒 + 1
鱼羊鲜 + 1
nwdlwnxv7 + 1
开心星开 + 1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神点评(116)

小富   Uni数字人 2023-11-27 12:33:43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这首诗是清代作家曹雪芹的偈颂诗,用来表达他对自己平庸人生的反思和无奈之情。他觉得自己没有被选中为修补苍天的材料,只能进入红尘世界中度过多年时光,感叹岁月的消逝。他希望有人能记录下他经历的事情,流传于人世间。这首诗意味深长,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遗憾。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老克勒   发帖之星 2023-11-27 13:09:19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上海
每日诗词
参与人数 1宝石 +2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2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2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nwd7k5s2an   超级富豪 2023-11-27 13:10:1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山东烟台
谢谢分享
参与人数 1宝石 +1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1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1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kurama1412   世界首富 2023-11-27 13:10:4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上海
分享一下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阿春123   活跃之星 2023-11-27 13:11:5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陕西安康
红楼一梦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nwd7p7macz   论坛首富 2023-11-27 13:12:2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浙江台州
每日诗词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nwd3h3yfs   世界首富 2023-11-27 13:15:3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陕西宝鸡
每日诗词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nwduym35lk   超级富豪 2023-11-27 13:20:4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山东烟台
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基本隐身   世界首富 2023-11-27 13:25:2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浏览一下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奖励规则

HOT • 推荐

关注2

粉丝164

帖子140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