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
  • 收藏

【晨读】人近则贱

富甲一方   发帖之星 楼主 前天 07:2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西上饶
【晨读】人近则贱

百家讲坛的赵玉平教授,曾苦口婆心地告诫年轻人:

亲人不可太近,太近则生上怨,近人不可太亲,太亲则有下祸。

人与人之间,有一条社交铁律叫“人近则贱”。

距离过近,彼此间的尊重与体谅便荡然无存。

健康的关系从来都亲疏有度,远近相宜。

1

英国剧作家毛姆刚涉足文坛时,结识了一位读者。

对方十分爱慕毛姆的才华,经常写信分享有意思的事。

毛姆也很感念这位读者的喜爱,每次都认真回信。

一来二去,二人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一次毛姆突发奇想,邀请对方来自己的家中小住。

结果刚一见面,只吃了一顿饭,毛姆就狼狈地“逃了”。

起初,对方还保持着一点矜持与克制,但几句闲聊过后,就勾肩搭背地让毛姆请客。

他毫不客气地拽着毛姆去了当地最高档的餐厅,点了鲑鱼、鱼子酱、羊排、白葡萄酒……

一旁的毛姆心中盘算着,这顿饭吃完他就破产了,连下个月租金都没了着落。

他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拮据,没想到对方竟大声嘲笑起他来,说他是“落魄文人”。

也许朋友只是没把毛姆当外人,但毛姆却像冤大头似的,被狠狠宰了一顿。

后来毛姆慌忙找了个借口“消失”了,再也没有理会这个人。

梁实秋在《谈友谊》里说:

“与朋友交,久而敬之,敬也就是保持距离,防止过分亲昵。不分你我的亲密关系,其实是对友情的一种伤害。”

人和人之间最大的错觉,就是“亲密无间”。

每个人的生活都有不可入侵的领地,允许别人长驱直入,自己就无处藏身。

杨绛钱钟书在社科院住宿舍时,发生过一件很不愉快的事。

作为大学者,他们向来深受同事敬佩,其中有位同事,就想搬来同住。

杨绛念及都在一个单位,也就答应了。

结果同事搬来后,低头不见抬头见的,竟一改从前的和善,变得锱铢必较起来。

最夸张的一次,是杨绛的女儿钱瑗请了一个钟点工帮忙清洗家里的衣服。

在一旁的同事看到后,硬是要求钟点工先帮她家洗。

钱瑗一口拒绝,谁料这位同事恼羞成怒,打了钱瑗一个耳光。

这一幕恰巧被杨绛和钱钟书看见,气得他俩也和同事动了手。

可见,人与人之间不能离得太近,太近则“贱”。

你越是重感情,越容易被没有边界感的人冒犯。

喝酒不超六分醉,吃饭不超七分饱,待人不超八分情。

适当保持距离,不是冷漠凉薄,而是对自己的保护。

2

画画,讲究“留白”的艺术。

纸面上那一处空白,往往最引人想象。

若画铺得太满,便显得杂乱无章,令人望而生厌。

人与人之间,亦是如此。

过从甚密,边界模糊,人容易失了克制,惹出事端。

哲学家加缪和萨特本是一对密友。

关系最好的时候吃住在一起,出入形影不离。

一年,生性风流的萨特,爱上了法国的一位“月亮女士”,令伴侣波伏娃痛苦不堪。

这本是萨特的私事,他自己也在情感旋涡中,有点迷茫和不知所措。

他本想静一静,谁料加缪忽然插手,公开责怪他无耻,替波伏娃鸣不平。

一时间舆论炸开了锅,各种编排、谣言夹杂着恶意席卷而来。

萨特不堪其扰,立马断了与“月亮女士”的交往,与波伏娃和好如初。

眼见风波平息了,但萨特却恨死了加缪,专门去大吵了一架。

好好的一段友谊就这样戛然而止。

心理学上有这样一个名词——个人边界。

我们每个人在身体、精神、物质等各个方面都和周围有种明显的界限,表明什么是我们愿意做的,什么是我们不情愿的。

当这条边界消失,我们就失去了主体性,而对方便可以堂而皇之地涉足我们的生活。

一旦他认定“我的是我的,你的还是我的”,还会反过头来责备我们付出得不够多。

埋怨、责备、诋毁……随之而来,再想想曾经的亲密,心里就更觉凄凉、难过。

作家苏心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像两棵共同生长的树木,彼此靠得太近了,互相滋扰遮挡,肯定长不好,甚至会枯萎。

保持适度距离的守望,才能枝繁叶茂,华枝春满。与人交往,守住距离是修养,把握边界是智慧。

越是关系要好,越要小心翼翼地保持安全距离。

既能照看彼此,又能留出余地,才是成年人之间最舒服的关系。

3

非洲有一种豪猪,身上长满硬而尖的毛刺。

天气寒冷的时候,它们就聚在一起互相靠近身体取暖。

但是当它们靠近时,身上的毛尖会刺痛对方使它们立刻分开。

分开后,因为寒冷它们又聚在一起,聚在一起因为疼痛而又分开。

如此反反复复,最后它们终于找到了最佳距离——在最轻的疼痛下得到最大的温暖。

人际交往也是如此,找准最佳距离,是一门高超的社交艺术。

翻译家王际真和沈从文是至交。

两人都热爱文学,经常一起聊学术,谈写作。

只可惜几年后,王际真决定去美国深造。

大伙都以为沈从文不舍,纷纷苦劝其留下。

然而沈从文非但没有挽留,还很热情地张罗着朋友的出国事宜。

最终,王际真去了国外,二人自此分开。

几年后国内局势不稳,有人劝王际真接沈从文出国,避避乱。

王际真也“无动于衷”,只是写了封信,让沈从文多保重。

因为他知道“从文,他是不会离开故土的”。

因为了解彼此,因为都在替对方考虑,这对好友一辈子远隔重洋。但他们之间的感情,却历久弥坚,支撑着彼此走过茫茫岁月。

复旦的陈果老师,打过一个比方。

人与人就像两个王国,各自应当保持着宽阔、自然而舒适的疆域。

越是亲近的人,越不能以爱之名,乱打感情牌。

最好的相处模式,莫过于关心而不干涉,尊重而不束缚。

就像日本作家松浦弥太郎说的:

一段关系的最理想状态是——双方随时可以离开却永远不想离开。

一天,一个小和尚问师父:

“和朋友之间,如何才能保持很好的相处之道?”

师父指了院子里的一棵苍天大树,然后对着小和尚说:

“当它还是种子时,你要频繁地为它施水浇肥,当它树苗长成后,你却要及时帮它修剪。”

交朋友,跟养树是一个道理。

一开始相识要彼此滋养,可当感情好到一定份上,就得有所警惕。

关系上一旦亲密过度,就会丛生藤蔓,引来不必要的纷争与麻烦。

真正深厚的感情,并不需要我们靠得那么近。

反而是“边界意识”,最终保全了彼此间的情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神点评(3)

家中信   论坛守护神 前天 09:12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上海
教授知识
参与人数 1宝石 +3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3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3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旭日东升820313   世界首富 前天 10:07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一个道理
参与人数 1宝石 +2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2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2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落日   论坛守护神 前天 10:49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四川广安
人近则贱
参与人数 1宝石 +1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1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1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奖励规则

HOT • 推荐

关注551

粉丝415

帖子81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