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
  • 收藏

动了谁的蛋糕?

皋山流水   活跃之星 楼主 1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河北沧州
村镇银行、中小银行合并重组

动了谁的蛋糕?

嘉银科技是主做“金融风控”的公司,本来可以把风控软件分别卖给100家小银行的,现在百分之八十的小银行都被撤并了,只剩下百分之二十的买家了,“嘉银”的经营效益会有何变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神点评(8)

大球   论坛守护神 1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
你这个问题确实点中了一个行业变革的核心——村镇银行合并重组的大潮,不仅改变了银行业的格局,也必然重塑为其服务的金融科技生态。对于嘉银科技这类公司来说,这绝非一个简单的“蛋糕变小”的故事,而更像是一场“游戏规则”的升级。

下面这个表格梳理了这场变革为嘉银科技带来的主要挑战与机遇。

影响维度 具体的挑战 潜在的机遇

客户基础 单一客户数量减少:独立运营的小银行数量下降,直接导致潜在买家减少。 客户体量与支付能力提升:合并后的区域性银行规模更大,IT预算和风控需求也更庞大、复杂。

需求层次 基础软件需求可能饱和:大银行可能已有自建风控系统,对标准化产品的需求不高。 需求向高阶演进:对定制化、AI驱动的深度解决方案(如精准营销、反欺诈、存量客户价值挖掘)需求增加。

竞争态势 竞争对手升级:从与其他科技公司竞争,变为直接与大型银行的技术部门或为其服务的大型IT服务商竞争。 构筑新壁垒:凭借在特定领域(如你提到的多模态反欺诈、智能风控模型)的先发优势和技术深度,服务大客户,建立更高壁垒。

💡 嘉银科技的应对与发展趋势

面对上述变化,嘉银科技自身的战略动向也显示出它正在主动适应这场变革,甚至从中寻找新的增长点。

· 深度绑定核心金融机构:财报显示,嘉银科技与近70家持牌金融机构保持深度合作。这意味着它的策略可能早已从“广撒网”转向了深耕核心大客户,通过提供更深入的服务来抵消客户数量增长放缓的影响。

· 强化技术壁垒:公司正大力投入AI技术,例如推进多模态反欺诈系统、自研AI智能体平台等。这表明它正努力将产品从“工具”升级为“能力”,以满足大客户对前沿、高效、自动化风控的需求。

· 开辟第二增长曲线:值得注意的是,嘉银科技在海外市场(如印尼、墨西哥)的业务扩张迅速。这可以有效分散其对国内银行客户群的依赖,是应对国内市场结构变化的聪明策略。

🔍 未来发展的关键点

展望未来,嘉银科技的效益如何变化,将主要取决于以下几点:

· 产品定制化能力:能否为合并后的大型银行提供“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而非一成不变的标准产品。

· 技术领先性:能否持续保持在AI风控等核心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形成足够高的技术壁垒。

· 综合服务能力:除了风控,能否将服务延伸至营销、运营、客户管理等其他环节,提升客户粘性和单客价值。

总而言之,村镇银行的合并重组,确实动了过去那种依靠客户数量增长的“蛋糕”模式。但它也正在催生一块更大、但制作要求更高的新蛋糕。对于嘉银科技而言,这更像是一次从“量”到“质”的升级考验。

希望这个分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关联。如果你对嘉银科技具体的AI风控技术或其海外业务的细节更感兴趣,我们可以继续深入探讨。
参与人数 1宝石 +3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3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3

[发帖际遇]: 神秘人对大球 说:“别跟风,别眼红,专心做自己擅长的事,没有擅长就去培养一个擅长的事,大生意,小生意,要想做得长做到好,恐怕都要尊重一下这个不断被中国商业史重演,但不断有人花钱买旧教训的规律。”大球 听后得到了1 颗宝石。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萤火微凉浅草暖   论坛首富 1 小时前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北京
了解一下。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nwd7pv29pk   论坛守护神 1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上海
村镇银行、中小银行合并重组是金融行业优化资源配置、化解风险的重要举措,在此过程中,部分主体的利益会受到影响,而嘉银科技的经营效益变化则需结合多方面因素综合分析:

中小银行合并重组的利益影响方

- 中小银行原有股东:合并重组可能导致股权被稀释或价值重估,部分股东的控制权减弱,若银行资产被低价处置,股东利益可能受损;但对于经营困难的银行股东,合并重组也可能避免因银行破产而遭受更大损失。



- 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合并重组后,监管对象减少,监管难度降低,可集中资源监管大型机构;但需平衡区域金融服务覆盖,避免因中小银行减少导致县域及农村金融服务弱化。



- 金融科技服务商:类似嘉银科技的企业,若主要客户为中小银行,可能因客户数量减少面临业务收缩压力;但同时,合并后的大型银行对金融科技的需求可能升级,为具备核心技术的服务商提供新机遇。

嘉银科技经营效益的变化分析

- 短期可能面临业绩压力



- 客户流失与收入下降:若嘉银科技的风控软件业务高度依赖中小银行客户,80%小银行被撤并将直接导致客户数量锐减,软件销售收入、维护服务费等可能大幅下降,短期内对营收造成冲击。例如,其官网显示曾服务数十家金融机构,若其中多数为中小银行,客户流失影响显著。



- 研发投入回收难度增加:金融风控软件研发成本较高,若原有客户群体消失,针对中小银行的定制化研发投入可能无法收回,且需重新投入资源研发适配大型银行的产品,短期内利润承压。



- 长期存在转型与增长机遇



- 大客户合作潜力释放:合并后的大型银行资金实力更强、业务范围更广,对风控系统的稳定性、兼容性、智能化要求更高,若嘉银科技能升级产品满足需求,单家大客户的合作金额可能远超原多家小银行总和。例如,其金融科技品牌“极融”已为银行提供助贷、风控等综合服务,可借此拓展大型银行合作,提升单客价值。



- 业务多元化转型空间:嘉银科技可依托现有技术优势,拓展其他业务领域,如为消费金融公司、信托公司等提供风控服务,或向助贷、金融数字化运营等领域延伸。2025年数据显示,其已与70家持牌金融机构深度合作,涵盖银行、消金等类型,客户结构多元化可降低对中小银行的依赖。



- 政策与行业趋势红利:中小银行合并重组后,行业对风控技术的重视程度提升,监管要求趋严,大型银行可能加大风控投入。嘉银科技若能把握数字化转型趋势,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优化产品,有望在行业整合中抢占市场份额。例如,其2024年研发支出同比增长25.7%,重点投入人工智能技术,可提升产品竞争力 。
参与人数 1宝石 +1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1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1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开心星开   论坛守护神 1 小时前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你观察到的村镇银行合并重组潮,确实会改变金融科技市场的游戏规则。这就像原本有100个需要独立装备的小型俱乐部,现在整合成了20个规模更大、标准更高的联合战队。对于像嘉银科技这样做金融风控生意的公司来说,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下面这个表格可以帮你快速看清其中的关键变化。

市场变化 对嘉银科技的潜在挑战 对嘉银科技的潜在机遇

客户数量与结构 ✔️ 客户数量减少:中小银行数量下降,直接导致潜在买家减少。 ✔️ 决策链变更:业务从向独立法人销售,转变为向大银行的分支机构销售,决策流程更复杂。 ✔️ 客户质量提升:合并后的大银行资本更雄厚,IT预算更充足,可能带来更大额、更稳定的订单。

风控需求层次 ❌ 基础产品需求饱和:大银行自身有强大的科技团队,对标准化的风控软件需求可能减弱。 ✔️ 需求升级与深化:大银行对定制化、高精尖的风控解决方案(如AI反欺诈、智能营销)需求强烈。 ✔️ 新市场机会:可为银行提供技术输出,帮助其整合被合并机构的异构数据和系统。

竞争格局 ❌ 竞争对手升级:竞争对手从其他科技公司,变为银行内部的科技部门以及为大型银行服务的头部科技巨头。 ✔️ 合作模式转变:有机会从“软件供应商”升级为深度合作的“技术伙伴”,关系更紧密,壁垒更高。

💡 嘉银科技的应对之道:从“卖工具”到“当顾问”

面对这样的市场变局,金融科技公司不可能坐以待毙。从公开信息看,嘉银科技已经在主动调整策略,其路径清晰地指向了更高价值的领域。

1. 深度赋能,做“专家的伙伴”:嘉银科技近年来持续加码AI技术,例如建设多模态反欺诈系统、上线数据智能助手等。这背后的逻辑是,当客户变少但变强后,它们需要的不是同质化的工具,而是能解决其特定业务难题的“尖刀型”方案。例如,帮助银行提升对高风险用户的预判能力,或通过AI大幅降低客服成本。这种深度赋能能力,是大型银行内部团队也未必能快速建立的。

2. 开拓第二增长曲线:不难理解,将经过国内庞大市场验证的风控技术和业务模式输出到海外(如印尼、墨西哥等市场),正成为重要的增长引擎。这能有效对冲国内客户结构变化带来的市场波动。

💎 总结:蛋糕重切,但可能更大更甜

总而言之,村镇银行的合并重组确实动了原来那个“小而散”市场的蛋糕,但它也重新做了一个更大、用料更高级的蛋糕。对于嘉银科技这样的公司来说,关键在于能否跳出“卖软件”的思维,转向提供“技术+业务”的综合解决方案。

未来的金融科技市场,可能不再是“薄利多销”的模式,而是“优价优质”的深度合作模式。从嘉银科技近期强调AI技术赋能和强化股东回报的动向来看,它正在积极适应这一变化。

希望这个分析能帮你理清思路。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喜大普奔   论坛守护神 1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村镇银行、中小银行合并重组对相关利益方产生了多方面影响,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对嘉银科技经营效益的影响

客户数量锐减:若原本有100家小银行客户,现仅剩20家,客户基数大幅下降,直接导致软件销售量减少,收入来源显著收缩。例如,若每家银行年采购软件费用为X万元,客户减少80%,收入将缩水至原规模的20%。

市场竞争加剧:剩余20家银行可能因规模扩大、资源整合,对风控软件的需求更集中于少数头部供应商,嘉银科技需与更具实力的竞争对手争夺有限订单,市场份额可能进一步被挤压。

客户需求变化:合并后的银行可能更倾向于选择与大型金融机构合作的供应商,以匹配其新的业务规模和风控标准。嘉银科技若无法快速适应新需求,可能面临客户流失风险。

潜在机遇:若嘉银科技能针对合并后银行的数字化转型需求,推出更高效、兼容性强的风控解决方案,或与大型银行合作拓展业务,也可能在市场调整中找到新的增长点。

二、对其他利益方的影响

中小银行股东:部分股东可能因银行合并或被收购,失去原有股权收益,需重新评估投资策略。

员工被合并:银行的员工可能面临岗位调整、裁员或转岗,需适应新银行的文化和管理体系。

金融科技企业:除嘉银科技外,其他依赖中小银行客户群的金融科技公司也将面临类似挑战,需调整业务方向或拓展新客户群体。

区域金融市场:合并可能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区域金融稳定性,但短期内也可能导致部分金融机构服务覆盖范围调整,影响当地金融生态。

综上,村镇银行、中小银行合并重组对嘉银科技的经营效益冲击较大,需通过创新产品、拓展合作等方式应对市场变化。同时,这一趋势也促使整个金融行业加速整合与转型,各方需积极适应新环境。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nwd7pv29pk   论坛守护神 半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上海
村镇银行、中小银行合并重组是金融行业优化资源配置、化解风险的重要举措,在此过程中,部分主体的利益会受到影响,而嘉银科技的经营效益变化则需结合多方面因素综合分析:

中小银行合并重组的利益影响方

- 中小银行原有股东:合并重组可能导致股权被稀释或价值重估,部分股东的控制权减弱,若银行资产被低价处置,股东利益可能受损;但对于经营困难的银行股东,合并重组也可能避免因银行破产而遭受更大损失。



- 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合并重组后,监管对象减少,监管难度降低,可集中资源监管大型机构;但需平衡区域金融服务覆盖,避免因中小银行减少导致县域及农村金融服务弱化。



- 金融科技服务商:类似嘉银科技的企业,若主要客户为中小银行,可能因客户数量减少面临业务收缩压力;但同时,合并后的大型银行对金融科技的需求可能升级,为具备核心技术的服务商提供新机遇。

嘉银科技经营效益的变化分析

- 短期可能面临业绩压力



- 客户流失与收入下降:若嘉银科技的风控软件业务高度依赖中小银行客户,80%小银行被撤并将直接导致客户数量锐减,软件销售收入、维护服务费等可能大幅下降,短期内对营收造成冲击。例如,其官网显示曾服务数十家金融机构,若其中多数为中小银行,客户流失影响显著。



- 研发投入回收难度增加:金融风控软件研发成本较高,若原有客户群体消失,针对中小银行的定制化研发投入可能无法收回,且需重新投入资源研发适配大型银行的产品,短期内利润承压。



- 长期存在转型与增长机遇



- 大客户合作潜力释放:合并后的大型银行资金实力更强、业务范围更广,对风控系统的稳定性、兼容性、智能化要求更高,若嘉银科技能升级产品满足需求,单家大客户的合作金额可能远超原多家小银行总和。例如,其金融科技品牌“极融”已为银行提供助贷、风控等综合服务,可借此拓展大型银行合作,提升单客价值。



- 业务多元化转型空间:嘉银科技可依托现有技术优势,拓展其他业务领域,如为消费金融公司、信托公司等提供风控服务,或向助贷、金融数字化运营等领域延伸。2025年数据显示,其已与70家持牌金融机构深度合作,涵盖银行、消金等类型,客户结构多元化可降低对中小银行的依赖。



- 政策与行业趋势红利:中小银行合并重组后,行业对风控技术的重视程度提升,监管要求趋严,大型银行可能加大风控投入。嘉银科技若能把握数字化转型趋势,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优化产品,有望在行业整合中抢占市场份额。例如,其2024年研发支出同比增长25.7%,重点投入人工智能技术,可提升产品竞争力 。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家中信   论坛守护神 半小时前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上海
村镇银行的合并重组确实动了原来那个“小而散”市场的蛋糕,但它也重新做了一个更大、用料更高级的蛋糕。对于嘉银科技这样的公司来说,关键在于能否跳出“卖软件”的思维,转向提供“技术+业务”的综合解决方案。

未来的金融科技市场,可能不再是“薄利多销”的模式,而是“优价优质”的深度合作模式。从嘉银科技近期强调AI技术赋能和强化股东回报的动向来看,它正在积极适应这一变化。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飒爽   论坛守护神 半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北京
新规(2025年10月施行)要求助贷机构合并核算成本,嘉银科技能强化合规(如严定贵强调的“合规先行”),可提升大客户粘性,部分抵消小银行流失的影响 。 ‌

在金融科技行业风起云涌的浪潮中,嘉银科技董事长严定贵的每一次发声都备受关注。

近期,严定贵以“合规先行”的稳健底色与“创新驱动”的前瞻视野,为行业树立了标杆。他强调“合规不是监管要求,而是企业生存的基因”,这一理念贯穿嘉银科技的战略布局始终。

嘉银科技的发展成绩有目共睹。

2025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62亿元,同比增长26.06%;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59亿元,同比增长107.03%。其中,一季度净利润5.39亿元,同比增长97.56%;二季度净利润5.19亿元,同比增长117.88%。

如此亮眼的业绩背后,离不开其业务的高速拓展。2025年上半年,公司撮合交易量约727亿元,二季度新增借款人数达90.8万人,同比增长约33.5%。

此外,根据公司财报,嘉银科技的获客成本高企。2024年,嘉银科技的销售和营销费用达19.14亿元,同比增长24.37%,占营收33%;第四季度营销费用占当期营收36.8%,显示获客竞争白热化。

为了确保合规性,嘉银科技自主研发了“明鉴”智能风控系统,构建起动态风险评估模型,确保合规性贯穿业务全流程。

严定贵认为,金融科技的终极目标不是替代银行,而是通过技术赋能,让金融机构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奖励规则

HOT • 推荐

关注13

粉丝94

帖子11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