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
  • 收藏

嘉友分享 慎防好收益,避免钱被骗

飒爽   论坛守护神 楼主 3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北京
慎防高收益,避免钱被骗

09-19 13:31

一、案例介绍

2025年7月,王女士在浏览社交媒体时看到一则广告:“内部渠道高收益理财,保本保息,年利率高达15%!”广告中附有某“金融顾问”的联系方式。王女士因近期有理财需求,便添加了对方微信。对方自称是某大型金融机构“高级理财经理”张某某,并发送了伪造的资质证书及多张客户“收益截图”。在王女士表示疑虑后,张某某承诺:“若产品出问题,我全额赔付!”并诱导其转账至指定个人账户。王女士转账10万元后,对方却失联,平台无法登录,资金血本无归。经报案后查明,张某某为非法中介,其宣传的“理财项目”纯属虚构。

二、案例分析

非法中介手段剖析:

虚假宣传:利用“高收益”“保本保息”等噱头吸引消费者,伪造资质证书和虚假案例制造可信度。

规避监管:诱导资金转入个人账户,逃避金融机构监管,涉嫌诈骗。

心理诱导:通过“全额赔付”承诺降低消费者警惕,利用信息不对称实施欺诈。

消费者风险点:

轻信非官方渠道的“高收益”承诺,忽视金融产品本质风险。

未核实中介资质,盲目转账至个人账户,资金安全无保障。

未通过正规平台签署合同,权益缺乏法律保护。

三、风险揭示与防范建议

1. 选择正规渠道,核实资质信息

购买金融产品务必通过银行、保险公司等官方平台或持牌机构。

核实销售人员执业编号及机构资质,警惕“内部渠道”“特殊名额”等话术。

2. 警惕“高收益”陷阱,理性评估风险

保险产品以保障为核心,理财类产品需关注风险等级与自身承受能力匹配。

任何承诺“保本高息”且远超市场水平的产品,务必高度警惕。

3. 保护个人信息,拒绝私下交易

不向非官方人员提供身份证、银行卡、验证码等敏感信息。

拒绝通过个人账户转账或签署无机构盖章的“私下协议”。

4. 遇纠纷依法维权,及时报案

若发现受骗,立即保存证据(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通过官方客服或监管部门投诉。

切勿听信“代理维权”等第三方承诺,避免二次损失。
参与人数 2宝石 +2 收起 理由
东方永恒 + 1
鱼羊鲜 + 1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神点评(3)

鱼羊鲜   论坛守护神 3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南京
避免钱被骗
参与人数 1宝石 +3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3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3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二月春风   活跃之星 2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山西太原
防骗指南
参与人数 1宝石 +2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2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2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nwdlakc3j   世界首富 2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山西太原
保护好自己
参与人数 1宝石 +1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1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1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奖励规则

HOT • 推荐

关注139

粉丝804

帖子112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