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
  • 收藏

买了理财产品了吗?

ziliao   世界首富 楼主 2 小时前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上海
买了理财产品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神点评(9)

大球   论坛守护神 2 小时前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
‌买了!主要是各种类型的基金!

当前购买理财产品需结合市场趋势与个人风险偏好进行综合判断‌,权益类及含权类产品近期表现亮眼但需关注波动性,而固收类产品收益率虽低但稳定性较强。

当前理财产品市场概况

‌权益类产品热度提升‌:

近期A股市场表现强势,沪指创近十年新高,带动权益型基金和含权类理财产品收益率显著提升。例如,部分含权类产品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达4%-6.59%,股票型基金今年以来平均回报率达21.87%。‌‌

银行热推的含权类理财产品多采用“债券+股票”双策略,如配置银行优先股、央企高股息股票等,以平衡收益与风险。‌‌

‌固收类产品收益分化‌:

纯固收类理财产品收益率持续走低,近7日年化收益率降至2.23%-3%,部分货币基金七日年化收益率已低于1.5%。‌‌

相较于存款利率(普遍低于2%),固收类产品仍有一定收益优势,但需关注债券市场波动对底层资产的影响。‌‌

配置建议与风险提示

‌分散投资与持有期限‌:

含权类产品建议选择1年及以上持有期,以降低短期波动影响。‌‌

可考虑“固收+”策略产品,如债券+黄金配置(不超过20%黄金资产),兼顾稳健性与收益增厚潜力。‌‌

‌风险适配性要求‌:

低风险偏好者应优先选择R2级(中低风险)以下产品,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此类产品占银行理财规模的95.69%。‌‌

高风险偏好者可适度配置权益类资产,但需注意市场回调风险,如近期债市单日最大波动达6BP。‌‌

‌监管政策动态‌:

金融监管部门近期强调理财产品风险管理,投资者需确认产品合规性,避免购买超出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

权威数据参考

截至2025年6月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达30.67万亿元,固收类产品占比97.2%,全年平均收益率2.65%。‌‌

理财资金通过债券、非标债权等渠道支持实体经济规模约21万亿元,体现市场底层资产的安全性。‌‌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何处不湘逢   活跃之星 2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没有买过
参与人数 1宝石 +2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2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2

[发帖际遇]: 查理·芒格对何处不湘逢 说:“耐心是可以学习的。拥有长远的眼光和长时间专注于一件事的能力是一个巨大的优势。” 何处不湘逢 听后得到了1 颗宝石。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nwd7pv29pk   论坛守护神 2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上海
买了,根据自己的资金分散投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理财产品介绍:

银行理财产品 :由商业银行发行,按收益类型可分为保证收益和非保证收益理财产品,非保证收益理财产品又分为保本浮动收益和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按投资方向可分为货币型、债券型、股票型、信贷资产型、组合投资型、结构型、代客境外理财产品(QDII)等。



银行存款 :包括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活期存款流动性强,利率较低;定期存款利率相对较高,但在约定期限内不能随意支取。



债券 :如国债、企业债等。国债由国家信用背书,风险较低,收益相对稳定;企业债的收益可能高于国债,但风险也相应增加,其收益和风险取决于企业的经营状况和信用状况。



基金 :通过汇集众多投资者的资金,由专业基金管理人进行投资管理。根据投资标的不同,可分为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等。股票型基金风险较高,潜在收益也较大;债券型基金相对稳健;混合型基金则根据市场情况调整股票和债券的比例。



股票 :代表着对上市公司的所有权,收益潜力大,但风险也高,价格波动较为剧烈,其收益取决于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市场行情等因素。



保险理财 :兼具保障和投资功能,如分红险、万能险等。这类产品在提供保险保障的同时,还能让投资者分享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果,但通常投资期限较长,提前退保可能会有较大损失。



信托产品 :通常针对高净值人群,投资门槛较高,一般在100万元以上。其收益和风险相对较高,收益水平取决于信托项目的盈利情况。
参与人数 1宝石 +1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1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1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携手共进   论坛守护神 1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北京
看看。。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飒爽   论坛守护神 1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北京
买了一点。根据自己资金情况,如果多可以分散投资。

关于理财产品的选择,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理财产品均存在一定风险,建议您:

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

了解资金投向和风险等级

评估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

当前市场环境下,建议:

分散投资,不要集中配置

优先选择正规金融机构产品

注意理财产品的期限和流动性

特别提醒:

警惕好收益承诺的"理财产品"

不要轻信非正规渠道的推荐

投资前务必确认销售机构资质

如果您有具体的理财需求,可以告诉我您的:

投资金额

投资期限

风险偏好

我可以提供更具体的建议。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鱼羊鲜   论坛守护神 1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南京
买了一些理财产品。当前购买理财产品需结合市场趋势与个人风险偏好进行综合判断‌,权益类及含权类产品近期表现亮眼但需关注波动性,而固收类产品收益率虽低但稳定性较强。

当前理财产品市场概况

‌权益类产品热度提升‌:

近期A股市场表现强势,沪指创近十年新高,带动权益型基金和含权类理财产品收益率显著提升。例如,部分含权类产品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达4%-6.59%,股票型基金今年以来平均回报率达21.87%。‌‌

银行热推的含权类理财产品多采用“债券+股票”双策略,如配置银行优先股、央企高股息股票等,以平衡收益与风险。‌‌

‌固收类产品收益分化‌:

纯固收类理财产品收益率持续走低,近7日年化收益率降至2.23%-3%,部分货币基金七日年化收益率已低于1.5%。‌‌

相较于存款利率(普遍低于2%),固收类产品仍有一定收益优势,但需关注债券市场波动对底层资产的影响。‌‌

配置建议与风险提示

‌分散投资与持有期限‌:

含权类产品建议选择1年及以上持有期,以降低短期波动影响。‌‌

可考虑“固收+”策略产品,如债券+黄金配置(不超过20%黄金资产),兼顾稳健性与收益增厚潜力。‌‌

‌风险适配性要求‌:

低风险偏好者应优先选择R2级(中低风险)以下产品,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此类产品占银行理财规模的95.69%。‌‌

高风险偏好者可适度配置权益类资产,但需注意市场回调风险,如近期债市单日最大波动达6BP。‌‌

‌监管政策动态‌:

金融监管部门近期强调理财产品风险管理,投资者需确认产品合规性,避免购买超出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

权威数据参考

截至2025年6月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达30.67万亿元,固收类产品占比97.2%,全年平均收益率2.65%。‌‌

理财资金通过债券、非标债权等渠道支持实体经济规模约21万亿元,体现市场底层资产的安全性。‌‌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高通LTE技术   论坛守护神 1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买了点基金!

当前购买理财产品需结合市场趋势与个人风险偏好进行综合判断‌,权益类及含权类产品近期表现亮眼但需关注波动性,而固收类产品收益率虽低但稳定性较强。

当前理财产品市场概况

‌权益类产品热度提升‌:

近期A股市场表现强势,沪指创近十年新高,带动权益型基金和含权类理财产品收益率显著提升。例如,部分含权类产品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达4%-6.59%,股票型基金今年以来平均回报率达21.87%。‌‌

银行热推的含权类理财产品多采用“债券+股票”双策略,如配置银行优先股、央企高股息股票等,以平衡收益与风险。‌‌

‌固收类产品收益分化‌:

纯固收类理财产品收益率持续走低,近7日年化收益率降至2.23%-3%,部分货币基金七日年化收益率已低于1.5%。‌‌

相较于存款利率(普遍低于2%),固收类产品仍有一定收益优势,但需关注债券市场波动对底层资产的影响。‌‌

配置建议与风险提示

‌分散投资与持有期限‌:

含权类产品建议选择1年及以上持有期,以降低短期波动影响。‌‌

可考虑“固收+”策略产品,如债券+黄金配置(不超过20%黄金资产),兼顾稳健性与收益增厚潜力。‌‌

‌风险适配性要求‌:

低风险偏好者应优先选择R2级(中低风险)以下产品,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此类产品占银行理财规模的95.69%。‌‌

高风险偏好者可适度配置权益类资产,但需注意市场回调风险,如近期债市单日最大波动达6BP。‌‌

‌监管政策动态‌:

金融监管部门近期强调理财产品风险管理,投资者需确认产品合规性,避免购买超出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

权威数据参考

截至2025年6月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达30.67万亿元,固收类产品占比97.2%,全年平均收益率2.65%。‌‌

理财资金通过债券、非标债权等渠道支持实体经济规模约21万亿元,体现市场底层资产的安全性。‌‌
[发帖际遇]: 马云对高通LTE技术 说:“做一份工作,做一份喜欢的工作就是很好的创业。”高通LTE技术 听后得到了2 颗宝石。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萤火微凉浅草暖   论坛首富 1 小时前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北京
买了基金,巨亏中。。。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开心星开   论坛守护神 28 分钟前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这是一个非常贴近生活的问题!很多人都在关心和讨论理财。

简单来说,**有的人买了,而且买了很多;有的人还在观望;也有人选择不买。**

理财产品的购买情况不能一概而论,它完全取决于个人的**资金状况、风险承受能力、投资知识**以及对**资金流动性**的需求。

我可以为你分析一下当前的普遍情况和不同人的选择,希望能给你一些参考:

### 为什么很多人选择购买理财产品?

1.  **银行存款利率较低**:目前银行活期和定期存款的利率相对较低,难以跑赢通货膨胀(CPI)。把钱存在银行,购买力实际上是在缓慢下降的。理财产品(尤其是R2及以上级别)提供了获取更好收益的可能性。

2.  **投资渠道多样化**:除了存款,普通人能直接参与的高效投资渠道(如股票、期货)风险较高,需要专业知识和时间。银行、券商、基金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由专业团队管理,为普通人提供了一种“省心”的投资方式。

3.  **“闲钱”需要打理**: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很多人手上有了闲置资金,希望通过理财让“钱生钱”,实现资产保值增值,为未来(如养老、子女教育)做准备。

### 主流理财产品有哪些?

*   **低风险(R1)**:

*   **货币基金**:像余额宝、零钱通这类,流动性极高,风险极低,虽然收益现在也不高,但比活期存款好。很多人把短期要用的钱放这里。

*   **国债**:国家发行的,基本被视为无风险产品,但期限较长。

*   **中低风险(R2)**:

*   **银行理财子公司的产品**:这是目前的主流。资管新规后,银行理财不再“保本保息”,都变成了净值型产品,收益会有波动。但R2级别的产品通常主要投向存款、债券等低波动资产,风险相对可控。

*   **债券型基金**:主要投资于债券市场,收益和风险通常高于货币基金,低于股票型基金。

*   **中高风险(R3-R5)**:

*   **混合型基金/偏股型基金**:同时投资于股票和债券。

*   **股票型基金**:主要投资于股票市场。

*   **黄金、外汇**等其它投资品。

### 为什么有些人选择不买或不轻易买?

1.  **“资管新规”打破刚兑**:这是最重要的一点。过去银行理财“保本保息”,现在明确规定所有理财产品都是**净值型**,不承诺保本,收益率都是“业绩比较基准”或“过往收益率”,不代表未来表现。产品净值会波动,**理论上存在亏损的可能**。这让很多保守型投资者望而却步。

2.  **风险承受能力低**:有些人无法接受本金有任何损失,宁愿接受低利息,也要保证本金绝对安全,因此只选择银行存款或国债。

3.  **对市场不了解**:觉得理财产品结构复杂,看不懂说明书里的投资方向、风险等级,担心“被坑”,所以干脆不碰。

4.  **近期市场波动**:近年来债券市场、股票市场都有波动,导致一些R2级别的银行理财也出现了短暂的净值回撤(亏钱),这让投资者更加谨慎。

### 给你的建议(如果你正在考虑)

1.  **不要盲目跟风**:别人买什么不代表也适合你。千万不要只看收益率高低。

2.  **学习基础知识**:至少你要明白**风险等级(R1-R5)** 是什么意思,**净值型**又是什么意思。购买前一定要做风险测评。

3.  **认清自己的情况**:

*   这笔钱能放多久?(投资期限)

*   我能承受多大的亏损?(风险偏好)

*   我的投资目标是什么?(保值?增值?)

4.  **分散投资**: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可以结合存款、理财、基金等不同产品进行配置。

5.  **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重点是看**投资范围、风险等级、流动性(多久能赎回)、费率**。

**总结一下**:

理财产品已经成为许多人资产配置中常见的一部分,但它不再是“稳赚不赔”的代名词。**决策的关键在于匹配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理财目标。**

如果你是完全的新手,可以从**货币基金(如余额宝)或R1级别的银行理财**开始尝试,然后逐步学习,再考虑风险稍高一些的产品。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奖励规则

HOT • 推荐

关注13

粉丝72

帖子75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