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
  • 收藏

为什么“共情弱者”,反而会被反噬1.共情错位:你在用成熟逻辑, ...

健康快乐   发帖之星 楼主 2 小时前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上海
为什么“共情弱者”,反而会被反噬

1. 共情错位:你在用成熟逻辑,感化原始情绪

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曾提出“情绪共振理论”:当一个人的情绪波动极强时,他会“感染”周围的人,让你在不知不觉中,被他的频率带走。

而很多“有共情力”的人,恰恰缺乏情绪隔离机制。

他们太能理解别人,太想让别人好,于是被“吸入”对方的情绪漩涡,一边耗尽自己,一边无能为力。

你共情的是他嘴上的痛苦,却忽略了他行为上的懒惰。

他嘴里喊着“我想改变”,却一次又一次重复同样的错;他说“我好可怜”,却对所有伸出的手都不珍惜。

这时候,你若继续共情,其实不是善良,而是共谋他的自毁。

2. 受害者思维:他们不想被拯救,只想被陪葬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习得性无助”。

指的是一个人反复经历失败后,会自动放弃努力,甚至在本可以逃离的痛苦中,也选择留在原地。

这种人有三个特征:

把痛苦当成身份;

把软弱当成武器;

把共情当成供给。

他们不是不懂道理,而是不想改变,因为改变太痛苦。

你越心疼,他们越“合理化”自己的无能;你越伸手,他们越觉得自己是“理所当然的被救者”。

这种心理机制的结果是——

你越好,他们越差;你越帮,他们越废。

所以,当你费尽心思拯救一个人时,他其实正在暗暗地“利用”你的善良,去逃避他本应承担的代价。

3. 投射机制:弱者喜欢把苦难变成“绑架”

心理学中的“情绪投射”指的是——

一个人把自己无法面对的部分,转移到别人身上。

比如:

他混得不好,就说“社会太黑”;

他感情失败,就说“男人没一个好东西”;

他拖延懒散,就说“命不好、运不好”;

更糟的是,他会对那些比他努力的人、比他清醒的人,产生潜在的敌意。

你以为他需要理解,其实他潜意识里,在惩罚所有“不像他的人”。

所以,共情他,不仅得不到感激,反而让他觉得你欠他。因为他不需要镜子,他只需要观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神点评(4)

nwdlakc3j   世界首富 2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山西太原
认真学习
参与人数 1宝石 +3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3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3

[发帖际遇]: 神秘人对nwdlakc3j 说:“人们在拥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后,会想不断配置与其相适应的物品,以达到心理上平衡,这在心理学叫“配套效应”。”nwdlakc3j 听后得到了1 颗宝石。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yuedi259   金融大鳄 2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上海
共情弱者
参与人数 1宝石 +2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2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2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大球   论坛守护神 2 小时前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
共情弱者
参与人数 1宝石 +1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1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1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旭日东升820313   世界首富 1 小时前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无能为力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奖励规则

HOT • 推荐

关注21

粉丝127

帖子77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