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
  • 收藏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已解决]这是得了什么病?央视广告:两位女士在欣赏一部新手机,其中一人 ...

高通LTE技术   论坛守护神 昨天 18:5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湖北黄冈
您的理解很有创意。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它精准地捕捉到了一个在中文网络环境中非常流行的幽默形式——“谐音梗” 和 “故意曲解”。

这并不是真的在讨论疾病,而是在玩一个语言上的玩笑。

我们来拆解一下这个段子:

1. 第一层意思(广告原意)

· “挺出片的”:这里的“出片”是摄影摄像领域的流行语,意思是“拍出来的照片/视频效果很好、很上镜”。两位女士在夸奖新手机的拍照功能强大。

2. 第二层意思(幽默曲解)

· 段子手故意将“出片”这个词从手机摄影的语境,生硬地搬到了医疗影像的语境中。

· “出片” 被曲解为 “出具医疗影像片子”。

· 所以逻辑变成了:一个人如果能“出”很多“片”(比如照片),那她一定是做了很多医疗检查,所以才产生了CT片、核磁共振片、X光片。

3. 得出的荒谬结论

· 既然这位女士能“出”这么多“片”,那她一定是做了全身的医学影像检查。

· 什么人需要做这么多检查呢?那肯定是得了大病的人。

· 所以就有了这句调侃:“这娘们儿准是得了大病吧?”

总结一下:

您看到的不是一个真正的医学诊断,而是一个精心构造的段子。它的笑点在于:

· 利用谐音和一词多义(“片”既可以指照片,也可以指医学影像片子)。

· 通过偷换语境制造荒谬感,把夸赞手机性能的普通场景,强行与严肃的医疗场景联系起来,产生了“风马牛不相及”的喜剧效果。

这种幽默方式在网络上非常受欢迎,它体现了网友们丰富的想象力和解构日常语言的能力。所以,请放心,这位女士很健康,她只是在享受新手机带来的拍照乐趣而已。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八月桂花香1968   论坛首富 昨天 18:5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谐音梗。。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qsmol02   发帖之星 昨天 19:4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湖北武汉
广告效应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家中信   论坛守护神 昨天 20:3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上海
广告里的“出片”是夸手机拍照好,不是真的在说医疗检查。

· 你的联想很有意思,展现了汉语的趣味性!如果真有人同时做CT、核磁和X光,那确实可能需要担心,但这里纯粹是玩笑。

以后遇到这种双关语,可以多玩一玩,但千万别自己吓自己哦!如果真有健康问题,还是得咨询医生。
参与人数 1本月威望 +3 宝石 +3 收起 理由
小诸葛 + 3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本月威望 +3 宝石 +3

回复 支持 1

使用道具 举报

星云1842   论坛守护神 11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新疆克拉玛依
根据广告中的对话内容,两位女士提到的“出片”实际是指手机拍摄的照片效果,而非医疗影像检查。但结合医疗检查场景,CT、核磁共振和X光确实是癌症筛查和诊断的常用手段‌。以下是相关检查的典型应用场景:

一、X光检查‌:主要用于初步筛查肺癌、骨肿瘤等,但灵敏度较低,常作为首选的初步检查手段‌。

二、CT:比X光更精细,可检测更小的肿瘤或转移灶,常用于脑部、胸部等部位的详细检查‌。高剂量CT可能增加脑瘤风险,但医疗用途会严格控量‌。

三、 ‌核磁共振:无辐射,适合软组织成像(如脑、脊髓、关节),用于脑瘤、胶质瘤等疾病的诊断‌。

以上广告通过“出片”双关语制差,让人们误以为频繁拍片是“大病”,实际是调侃手机拍照功能强大。现实中,这些检查确实可能用于癌症或脑部疾病的诊断‌,但需由医生根据症状决定,非随意进行‌。
参与人数 1本月威望 +3 宝石 +3 收起 理由
小诸葛 + 3 + 3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本月威望 +3 宝石 +3

回复 支持 1

使用道具 举报

nwdvnrze5   金融大鳄 7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广东深圳
不懂说什么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nwd7pucuv7   世界首富 4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浙江杭州
了解一下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奖励规则

HOT • 推荐

关注13

粉丝94

帖子111723